慕酒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章 你们李家玩这么刺激的吗?,太子城传奇,慕酒栀,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清晨,熟悉的光芒如约而至,高台上却出现两个少年:
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一代女皇武则天长子,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
永徽四年(653年),两岁的李弘被封为代王。
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
李弘自幼孝顺仁德,为太子后体恤民情。
龙朔元年(661年),命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等人从古今文集中摘选佳句,按类编录五百卷,名《瑶山玉彩》。
咸亨二年(671年),高宗巡幸洛阳,李弘留守京师监国,因身体多病,庶政多决于辅佐的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等人。关中旱荒,军队粮食供应不足,他见士兵的粮食只有榆皮、蓬食,便命人悄然供给米。
后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以母萧淑妃获罪,被幽禁宫中,年四十不得嫁,李弘向高宗奏请让她们出嫁,武后大怒,将她们许配给卫士,李弘因此失去武后宠爱。他上书请将沙苑之地分借穷人,高宗准许。
李弘被召至东都后,纳裴居道之女为妃,裴妃贤淑,高宗因此宽心。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卒,年仅二十四岁。
高宗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
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为李弘上庙号为唐义宗,神位祔于太庙祭祀。
景云年间(710年),姚元之和宋璟上书唐睿宗,称李弘未登帝位而与先皇同祔太庙不合礼仪,睿宗遂令迁出义宗神位,另行建庙祭祀。
开元六年(718年),礼官上书唐玄宗建议停用义宗庙号,玄宗准许,令撤销义宗庙号,复以孝敬谥号祭祀。
李贤(655年—684年),字明允,陇西狄道人。
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
永徽五年(654年)腊月出生,初封潞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皇太子。
期间三次监国,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和武后猜忌。
调露二年(680年),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
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为酷吏丘神积逼令自尽,享年三十一岁。
垂拱元年(685年),诏复雍王爵位。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追赠司徒,以亲王礼陪葬乾陵。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追谥章怀太子,与太子妃房氏合葬。
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史称“章怀注”,具有较高史学价值。着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如今已佚。
“五弟六弟?!”
李忠看着高台上捂头接收围城记忆的两人微愣。
他是没想到两人居然一起来了,他死的时候李贤大概才一岁,他是万万没想到能在这地方再遇两人。
“承乾啊,你这个弟弟看不出来挺有本事啊。”
正在粗略过渡回溯百科新更新内容的李建成忍不住笑出声,越看到后面笑得越大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