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特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轮回债结,华夏鬼故事合集,卡卡特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睁眼时,陈老三发现自己站在普宁寺的院子里,手里捧着个铜盆,盆里泡着几颗眼珠子,正对着他转。身上穿着灰布僧袍,脖子后面沉甸甸的,伸手一摸,是条长长的疤,跟老和尚的分毫不差。大雄宝殿的佛像歪着脑袋,眼窝对着他,嘴角裂得更开了,像是在笑他终于成了庙里的新鬼。
“师父,新来的施主。”小和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老三转身,看见小和尚领着个中年男人,后颈有颗红痣,正是白天在审讯室见过的王警察。小和尚的脖子上挂着新的佛珠,这次是警徽串成的,每个警徽上都嵌着颗眼珠子。
“施主,”陈老三开口了,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庙里的规矩,欠债得还。”他从铜盆里捞出颗眼珠子,黑洞洞的眼窝对着王警察的红痣,“您后颈的印子,是五年前收保护费逼死菜贩子种下的,对吧?”
王警察脸色煞白,往后退时撞翻了供桌上的香炉,香灰洒在地上,显出“债”字。小和尚甩出铁链,铁钩勾住他的腰带,拖向正殿:“师父,按规矩,先剜眼,再断指,对吧?”他转头冲陈老三笑,缺门牙的嘴里卡着半片警徽,“当年您对我爹,不也是这么干的?”
陈老三看着王警察被拖进正殿,突然听见庙门外传来汽车声,是辆面包车,车灯照亮了“普宁寺”的木牌,这次“寺”字的缺口补上了,变成了“债”字。车门打开,下来几个戴金链子的男人,后颈都有红痣,正是昨晚没被杀死的小弟。
“操他妈的,这庙还真有人!”领头的男人骂着踹门,陈老三看见他后颈的红痣正在滴血,滴在地上汇成“七三三七”的数字。小和尚从正殿出来,手里拎着新磨的菜刀,刀刃映着月光,亮得刺眼:“施主们既来了,就别走了,庙里的菩萨,可都盯着你们的红痣呢。”
金链子男人们想跑,庙门却自己关上了,门缝里塞着的不再是黄纸符,而是他们各自的欠条,借据上的签字还在滴血,正是陈老三当年模仿他们的笔迹签的。陈老三突然明白,这庙里的轮回永远不会停,欠债的人收欠债的债,剜眼的人被剜眼,他以为自己逃了,其实早成了庙里的鬼,替阎王爷管着这本永远算不清的账。
他摸了摸脖子上的疤,突然听见地宫方向传来“咚咚”声,像是有人在砸墙。小和尚砍倒一个金链子男人,转头说:“师父,地宫该添新账本了,这次刻您的名字,后面记着‘永生替债,不得超生’。”
正殿的铜铃又响了,这次陈老三听清了,七声大铃是新债,三声小铃是旧债,铁环刮擦的是阎王爷的算盘声,算的正是他这种永世不得超生的债鬼。他看着小和尚拖走尸体,后颈的疤突然不疼了,反而觉得空荡荡的,像是早就该属于这庙里的一部分。
庙外又下起了雨,跟三天前的雨夜一模一样。陈老三捧着铜盆走向后殿,看见厨房的灶台前站着个影子,穿的是他的夹克,后颈有颗红痣——那是他自己,刚进庙时的样子。影子回头,嘴角裂得老长,跟佛像一模一样,开口说:“施主,庙里的规矩,来了就别走了,债,得一辈辈还下去。”
铜盆里的眼珠子突然全蹦了出来,在青石板上骨碌碌地滚,每个珠子都盯着他的疤,像是在数他还剩多少日子。陈老三笑了,笑得比佛像还瘆人,捡起骨刀走向新的施主,刀刃在雨中闪着光,跟十年前他砍向庄家时的刀光一模一样。
雨越下越大,普宁寺的轮廓在雨幕里越来越模糊,却又越来越清晰,像是刻在每个欠债人后颈的红痣,永远也抹不掉。檐角的铜铃还在响,七三三七,七三三七,数着一个又一个走进庙门的人,数着一笔又一笔还不清的债,数着一轮又一轮逃不掉的轮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