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阴谋败露与朝堂震荡
风吹梧桐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阴谋败露与朝堂震荡,k9的任务表详细图解,风吹梧桐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能的手骤然收紧,玉匣边缘在掌心割出血痕。
范石头的存在,是他与范文正交易的核心。
“去告诉周王妃,”曹能擦去血迹,“就说陛下近日要召见宋蒙世子,让她准备准备。”
他望向窗外的月色,想起曹念茹的儿子宋蒙,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少年。
“还有,通知颍州的郭平之,让他把狄国的援军提前三天入境,并做好隐蔽。”
与此同时,镇北侯府的江都住所里,沈淮安正与宋焱隔着屏风密谈。
猫头卫的暗桩不断送来急报,案头的荥州密卷摊开在烛光下。
范石头的身世记载触目惊心,可能比他们知道的更为复杂。
“焱儿,”沈淮安忽然摘下白熊皮甲,露出内里的镇北军暗纹,“明日青牛卫来提审梁玉成,你随我去天牢。”
他望着屏风后青年的剪影,想起李婉临终前的托付,“该让陛下看看,当年太安寺的血,究竟是谁的手笔。”
宋焱隔着屏风抚过安州弩的绞盘,改良后的齿轮在掌心转动。
他知道,沈淮安此举是要将他推向朝堂风暴的中心。
而他肩上的周王世子令牌,终于要在这震荡中,发出第一声清响。
“沈伯父,”宋焱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如刀,“曹能在颍州囤了三万石军粮,足够庆国军队支撑半月。”
他想起在玄岭缴获的庆国密约,“还有,范明远的登基大典,定在中秋。”
沈淮安的手指在舆图上划过颍州,忽然冷笑:“刚好,陛下要在中秋祭天。”
他望向屏风,仿佛能看见青年眼中的火焰,“届时,你带着范石头的身世密卷,站在太庙前。”
夜风掠过江都宫墙,将殿角的铜铃吹得叮当响。
宋焱摸着袖中母亲的玉佩,忽然想起在滂沱山与弟弟相认的场景。
一年前的流放犯,今日的靖难军主帅,终于要在这朝堂震荡中。
揭开自己的真实身份的,不是宋朗,而是周王世子,是大景的刀。
天牢深处,梁玉成的铁链声清晰可闻。
宋焱隔着牢门望着这个曾经的安西侯,对方的目光却落在他腰间的猫头卫令牌上,忽然笑了:
“宋朗,不,该叫你周王世子?就算我这样了,你也赢不了。范文正的毒雾,早已在通天河布下——”
“够了。”宋焱转身,安州弩的绞盘发出轻响,“你勾结庆国,害死我母亲,今天只是开始。”
他望向沈淮安,后者微微点头,“明日朝堂,我要让天下人知道,三十年前的安隆之变,究竟是谁在卖国求荣。”
江都的夜,从来没有真正安静过。
曹能的密使骑马穿过街巷,马蹄声惊起栖鸟;
镇北侯的暗卫翻越高墙,将密信送入周王府;
天牢的烛火映着梁玉成的狞笑,仿佛预见了明日的血雨腥风。
而在平云山的竹楼里,范石头正对着月光发呆,左臂的朱砂胎记在袖中若隐若现。
姜承玉握着复合弓站在窗外,望着东南方的江都,忽然想起宋焱说过的话:
“当朝堂的刀与江湖的剑共鸣,大景的天,就要亮了。”
然而,历史车轮的轨迹,有时候也会画出曲线。
卯时初,熟睡中的宋焱被惊醒,突然收到猫头卫消息:
梁玉成从天牢逃走,青牛卫十三人受到牵连已经被处死,曹能正跪在宫殿门外。
穿越以来,宋焱第一次感受到大景朝堂的寒风,原来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