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8章 张秀才,我开一家了事堂,大有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人的笑声很刺耳,刺耳之中,又隐约带着一丝悲凉。
田七不解的看了老人许久,这才淡淡的问道:“老人家,为何发笑?”
“呵呵,我笑天道不公,善人寿短恶人反亨!我笑世人愚昧,黑白颠倒是非不明!”
老人的声音有股说不出的苍凉,仔细看去,眼角处似有晶莹闪烁。
说完,老人便缓缓的转过身,拄着拐杖一步步向外走去。
“老人家留步!”
田七赶紧上前两步,整个身体挡在门前,拦住了老人的去路。
田七来这小镇的年岁不算长,自然不知道那些陈年旧事,单从老人话里的意思来看,这里面怕是有诸多隐情。
如是想着,田七便对着老人拱了拱手,声音也柔和了不少:“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初来乍到,不知此事内情,还请老人家莫要见怪。”
“还请老人家稍作休息,将其中原委细细道来可好?”
老人抬头看了看田七,随即低下头去,一言不发。
而田七也不着急,静静的看着老人,等待着老人的决定。
时间缓缓过去,老人那边也终于有了动静。
“若是那王员外是个十恶不赦之徒,少侠可愿意接老夫的这桩生意?”
“那是自然!”
田七肯定的点了点头,将老人请到桌子上落座,又给老人冲了一碗茶。
老人感激的拱了拱手,这才双手放在拐杖上,看着田七出声问道:“少侠可知,那王员外的私邸,以前姓什么?”
“不知...”
田七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老人惨然一笑,淡淡的说道:“那宅子以前姓张...”
淡漠的声音缓缓响起,伴随着凉爽的夜风,缓缓回荡在幽暗的房间内。
在五十多年前,水阳镇确实有个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不过那人不姓王,而是姓张,被人们尊称一声张员外。
张员外性格仗义,且乐善好施,每逢灾荒之年,都会在私邸前面开设粥棚,用于救济灾民。
哪怕是遇到沿路乞讨者,也都施以援手,或是给予吃喝,或是赠予银钱,在当地的口碑非常好。
五十多年前的某个傍晚,张家来了个破衣烂衫的小乞丐。
等张家下人拿着吃食与银钱给到那乞丐时,那乞丐却是啥也没要,点名道姓要见张员外。
张员外心中虽然疑惑,却也没有拒绝,在下人的带领下,见到了那个小乞丐。
经过一番问询之后,众人这才得知,这乞丐原来是张员外一个远房表姐的孩子,因为老家遭了灾,这才走投无路,孤身一人前来投奔。
听到这里,张员外心中更是惊讶,问清楚具体细节之后,这才把小乞丐带回到了家里。
从那以后,小乞丐就在张家住了下来。
由于小乞丐与张员外的儿子差不多年纪,又是自己家亲戚,张员外就给小乞丐安排了个书童的活计。
在当时,书童的地位比下人要高上不少,再加上两人差不多年纪,小乞丐很快与小少爷成了朋友。
十年时光转瞬即逝,当时的两个小孩童,也都成了眉清目秀的小伙子。
由于两人关系密切,少爷不忍让乞丐当一辈子书童,索性给张员外知会一声,让乞丐帮忙操持张家的家务。
而那乞丐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几年时间下来,乞丐将张家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
不管是家中的事务,还是外面的产业,小乞丐都处理的游刃有余。
三年时间不到,乞丐便成了张家最年轻的管家,也被镇子上的人们尊称一声王管家。
“哦?”
听到这里,田七突然挑了挑眉毛,心里多少明白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