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的旺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双棺谜云,幽冥地宫,药王庙的旺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阿木突然指着唐棺底座的星图浮雕,七颗陨铁中有三颗泛着血光,正是陈默、苏璃和江远后颈胎记的形状:“毕摩经说,九星连珠时,三脉守陵人血祭星图,方能重启地宫。”他看向金属棺,“1983年科考队就是想阻止这件事,所以才带着你母亲的遗体……”
陈默的手指划过金属棺边缘的冷凝水,水珠在他掌心聚成北斗形状,突然渗入银镯残片。唐棺内的青铜剑鞘发出蜂鸣,剑鞘上的简体字显形:振海已去巴琅山,守好银镯别信三叔。父亲的字迹带着仓促的颤笔,而“三叔”二字让陈默瞳孔骤缩——他从未听父亲提过有兄弟。
“温度在下降,”江远突然指着平板,金属棺内的生物电反应正在消失,“舱盖内侧还有层密码锁,密码是……”他突然顿住,盯着锁孔形状,“是北斗七星的排列顺序,和你护腕上的星图一样!”
苏璃的护腕突然发出强光,银饰投影出立体星图,七颗主星中,“天枢”“天璇”“天玑”三颗正在闪烁。陈默鬼使神差地将银镯残片按在锁孔上,金属棺发出轻响,舱盖彻底滑开,母亲的遗体静静躺在里面,胸前抱着的,正是半块与他手中纹路互补的青铜罗盘。
“镯面上的彝文,”苏璃突然开口,“翻译过来是‘巴琅山守陵村,槐树洞第三块砖’——那是守陵人三脉之一的传承地,也是你父亲当年失踪前最后出现的地方。”她看向唐棺,将军骸骨腰间的羊皮卷正在发光,“而唐棺里的秘卷,应该记载着守陵人三脉的起源……”
话未说完,金属棺突然发出蜂鸣,母亲遗体手腕上的银镯开始发烫,陈默掌心的残片与之共振,在星图浮雕上投出巴琅山的轮廓。阿木突然指着墓室角落的阴影,那里不知何时多了堆新鲜的脚印,鞋印边缘带着沙粒,正是黑沙暴中特有的赭红色。
“有人跟踪我们,”陈默握紧唐刀,刀鞘红绳指向金属棺底部,那里刻着行极小的字:1983年6月15日,陈振海、苏若兰留。苏若兰是母亲的名字,而日期正是科考队失踪的前三天。他突然想起无人机拍到的“另一个自己”,左眼角的三颗泪痣,正是母亲后颈胎记的位置。
当他转身时,青铜门突然发出闷响,门缝里渗进的流沙中,埋着半截褪色的工作证,照片上的男人左眼角有三颗泪痣,姓名栏写着:陈振江,1983年昆仑山科考队副队长——那是他从未见过的三叔。
(第三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