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读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1章 活着的传奇,刘天仙的穿越老公,盛夏读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爷果然没让张潇辰失望,距离张潇辰来见他不到一周,便给了他一个电话。
“你要求的,外事部门已经在组织联系了,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个电话你记好,是你心心念念的人的联系方式,她人就在沪海。”
“我们已经跟她提前沟通过了,她很感兴趣,为表诚意,你还是得亲自上门邀请一趟!”
挂断电话后,手机里果然有一则韩三坪发来的消息。
张潇辰一看,顿时懊恼的拍了拍脑袋:
“怎么把这位忘了!”
只见短信开头清晰的三个字——【白丽诗】。
白丽诗,一名以【沪海人】自居的英国人,沪海市白玉兰奖和英国mbE勋章获得者。
1933年生于沪海,父亲为英国教师,母亲为美国人,均在沪海任教,家庭条件优渥。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军占领沪海租界,8岁的白丽诗被迫中断学业。
1943年,全家被关入龙华集中营,历经了800多天的囚禁。
新中国成立后,她和沪海出生的王正文结为夫妇,两人合着回忆录《沪海男孩、沪海女孩》,记录各自战时经历与跨文化背景的爱情,成为研究沪海近代史的珍贵文本?。
此后长期任教于沪海外国语大学,致力于英语教学。
她时常以自身经历向学生传递和平理念,强调“战争是人类的失败,青年应为和平而努力”。
退休后仍活跃于文化交流活动,致力于向西方社会澄清对华国发展的误解?。
晚年她也曾多次接受采访,揭露日军在华暴行,尤其是集中营的经历,堪称中外理解华国近代史的活化石?。
这么一位传奇人物,张潇辰居然没想起来,实在是有些罪过。
当天得知这个消息后,张潇辰便携刘亦非,带着《美丽人生》的拷贝,买了最近一班飞往沪海的飞机,前去拜访了白女士。
老太太今年已经80出头了,但身体依然硬朗。
长期定居在华国,使得老太太整一个慈眉善目,哪怕长着一张西方脸,但你就是能从中品出东方韵味。
对于张潇辰和刘亦非,老太太那叫一个印象颇佳,上来就盛赞了一波由张潇辰导演的《我不是药神》,称他为社会进步作出的努力,值得被历史所铭记。
搞得张潇辰都有点诚惶诚恐,连道不敢当。
安装好放映设备后,张潇辰、刘亦非会同白丽诗老两口,在客厅看起了《美丽人生》。
因为是国内版本,所以也没有配上英文字幕,好在白老师是看得懂中文的。
期间,张潇辰一直关注着白丽诗的表情,能看出来对方看得很入神。
对于前半段沪海沦陷期的爱情故事,白丽诗一边感怀时空荏苒,一边称赞张潇辰筹备工作做得扎实,对旧上海租界区的生活还原度高。
弄得张潇辰颇为尴尬,毕竟这些都是老谋子的功劳。
等到播到后半段集中营的剧情,白丽诗老太太神色瞬间变得严肃,心情也跟着沉重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