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不单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章 野麦刺破南风时19,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沐不单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末的蝉鸣还未散尽,青溪村的秋天就已经来了。
清晨的薄雾像一层纱,轻轻笼着田野。
稻穗沉甸甸地垂着头,在晨风里轻轻摇晃,仿佛在向夏天告别。
田埂边的野菊花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在朝阳下闪闪发亮。
远处的枫香树林已经染上了第一抹红,风一吹,几片早红的枫叶打着旋儿落下,飘进青溪河里,顺着水流慢慢漂远。
——这是1982年的秋天,青溪村的第五个包产到户的丰收季。
夏天的青溪河涨成了镜面般的湖泊,如今水位退去,露出光滑的鹅卵石河床。孩子们光着脚丫在浅滩上捡田螺,而大人们则弯着腰,在金黄的稻浪里挥舞镰刀。
邵钰蹲在田埂上,指尖拨弄着一株稻穗,忽然想起十四年前的夏天——她和陈河、邵庭还在这条溪边玩捉迷藏。
而现在,稻穗沉得压弯了腰,就像他们各自的人生,终于迎来了最饱满的季节。
村口的老槐树上,大喇叭正播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电流杂音里夹杂着村支书兴奋的喊话:“同志们注意啦!包产到户第五年,咱青溪村早稻亩产破八百斤——”
秋日的暖阳倾洒而下,将那成片金黄的稻谷映照得愈发璀璨夺目,远远望去,恰似一片波光粼粼的金色海洋。
邵钰利索地扎着高高的马尾辫,身姿矫健地穿梭在这片“海洋”之中,手中紧握着木耙,正一丝不苟地翻晒着谷子。
身旁的王秀兰笑着打趣道:“哟,瞧瞧咱们家这准大学生,还会干这粗活啦?”
邵钰抬手抹了抹额头沁出的汗珠,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娘,您可别这么早就给我庆祝呀,我这录取通知书还没影呢。”
王秀兰依旧笑得合不拢嘴,摆了摆手道:“咱家丫头这么优秀,肯定能考上!行了行了,你别忙活了,今晚你哥就从县城赶回来啦,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邵钰闻言,不禁轻“咦”了一声,略带惊讶地说道:“这么巧啊?陈河也是今天回来呢。”
邵钰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陈河那熟悉的面容,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王秀兰依旧笑呵呵的,解释道:“哎呀,明天可是小河的生日,他肯定想着和你们两个小伙伴一起过呢。”
在她心里,陈河就如同自己的半个儿子,三个孩子之间的情谊,她都看在眼里。
邵钰听了,默默垂下眼帘,没有作答。
她心里清楚,陈河这次回来,恐怕更多的是想让哥哥给他过生日。
早在一年前,她就看透了陈河对哥哥那份特殊的感情,只是她早已不再是那个懵懂莽撞的小姑娘,如今的她,长大了,也有了眼力见儿,深知这种感情在当下还难以被世人所接纳。
于是,她选择将这份知晓深埋心底,装作若无其事。
放眼望去,眼前这忙碌而热闹的秋收景象,意味着一家人又能欢聚一堂了。邵钰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仰起头,望向远方,轻声呢喃:
“哥哥,我好想你啊。”
*
夏天的夜晚,他们曾在油菜花田里捉萤火虫,把微光装进玻璃瓶。而现在,秋天的傍晚,漫山遍野的枫叶恰似天边燃烧的晚霞,红得夺目,红得醉人,为这萧瑟的秋日添了几分热烈。
邵庭就是在这时候回来的。
他跳下县城最后一班客车,手里拎着鼓鼓的编织袋——里面装着给爹娘的礼物,给邵钰的钢笔,还有一条深蓝色的领带,标签都没拆。
其实,回想起三年前的那场高考,邵庭心中五味杂陈。
那时的他,打算按部就班开启大学生活,却未曾料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竟被人恶意冒名顶替。
718d曾向他剖析过缘由,像他这般出身平凡、成绩又稳定优异的 “乖学生”,往往容易成为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目标,只因他们笃定邵庭家中无权无势,难以追究。
邵庭倒是无所谓上不上大学,算上小世界的经历,他已经参加过两次高考了,如今,他更倾向于尝试做生意,既能为家里补贴开支,又能开辟出一条别样的人生道路。
况且,他知道陈河内心的倔强,陈河并不愿过多花费赵宇老师的钱。
然而,邵庭始终难以忘怀,那次陈河得知真相后的疯狂举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