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宇锅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7章 劝皇帝回銮,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欧阳宇锅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汴京,刑部大牢

赵构和赵楷押送着杭州知府陈明远等一干犯官抵达汴京,直接送入刑部大牢。

刑部尚书李纲早已等候多时,见二人到来,拱手道:\"两位殿下辛苦了。\"

赵构摆摆手:\"李大人不必多礼,这些犯官就交给你了,务必尽快审结,我和三哥还要赶回杭州,随皇兄东征倭国!\"

李纲闻言,手中茶盏\"啪\"地摔碎在地,褐色的茶汤溅湿了官袍下摆。

“官家要亲征倭国?!”

李纲一把抓住赵楷的手臂,“海上风涛险恶,万一......”

赵楷轻松挣开,掸了掸衣袖:“李太宰多虑了。皇兄连灭三国都平安归来,区区倭国算什么?”

“可那是跨海远征!”

李纲急得声音都变了调,“三国之战好歹是陆路用兵,这茫茫大海......”

赵构不耐烦地打断:“李大人,皇兄的脾气你还不清楚?他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看着两位亲王满不在乎的模样,李纲突然转身就往门外跑,官帽歪了都顾不上扶正。

穿过刑部回廊时险些撞翻捧着案卷的胥吏,吓得那胥吏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快!备轿!去种公府上!”

李纲的吼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

半个时辰后,龙德宫偏殿。

殿内檀香袅袅,太上皇赵佶正专注地挥毫泼墨。

他手中的紫毫笔在宣纸上勾勒出\"海\"字的最后一笔,笔锋刚劲有力。

就在收笔的刹那,殿门突然被推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种师道、李纲、梅执礼、孙傅、吕好问、陈东、赵鼎等重臣鱼贯而入,齐刷刷跪倒在殿中央。

李纲更是重重叩首,额头撞击金砖发出沉闷的声响。

“臣等叩请太上皇劝陛下回銮!”

李纲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陛下竟要跨海亲征倭国,此举实在太过冒险......”

赵佶手腕一颤,笔尖的墨汁滴落在宣纸上,瞬间晕染开来,将那幅即将完成的\"海\"字毁于一旦。

赵佶缓缓放下毛笔,目光扫过跪了一地的重臣,眉头微蹙。

“诸位爱卿这是......”

赵佶的声音依然平和,但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梅执礼抬起头,额头上还带着叩首的红印:“太上皇明鉴,海上风涛险恶,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吕好问紧接着补充道:“倭国远在海外,我军不谙海战,若有不测......”

赵佶轻轻抬手,止住了众臣的劝谏。

赵佶缓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沉默良久。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听得见众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诸位爱卿的忠心,朕心领了。”

赵佶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温和,“但桓儿既然决定亲征,想必已有万全之策。”

陈东忍不住直起身子:“太上皇!陛下年轻气盛,恐未虑及......”

“陈爱卿,”

赵佶转身,目光如炬,“你是在质疑当今天子的决断吗?”

这一问,让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赵鼎连忙叩首:“臣等不敢!只是......”

赵佶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都起来说话吧。”

赵佶踱回案前,看着那幅被墨迹毁掉的字画,轻叹一声:“海......确实深不可测啊。”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李纲正要再劝,却见赵佶突然展颜一笑:“不过这些年来,桓儿可有打过败仗?\"

种师道闻言,银须微颤:“太上皇明鉴,陆战与海战终究不同......”

“种老将军,”

赵佶打断道,“你不也说过桓儿用兵如神?”

赵佶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朕这个儿子,总能给人惊喜。”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孙傅与吕好问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梅执礼则忧心忡忡地捋着胡须。

窗外,一阵微风拂过,带来远处荷塘的清香。

“这样吧,”

赵佶最终开口,“朕会修书一封,劝桓儿三思。但诸位也要明白,最终决定权在当今天子手中。”

众人闻言,只得齐声应诺:“臣等明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心魔谜案

九更2016

开局满级天赋,从普通法师开始

半只烤猪蹄

斩神:炽天使嫌弃后我直升至高神

难若惊鸿

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

爱吃炸鸡的福子

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

花无容

网球:开局绑定龙马,倍增返还

梦想没有脚毛的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