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流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严妇入邺,龙吟三国,小川流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宫坐在颠簸的车内,贪婪地观察着邺城的一切细节。整洁的街道,巡逻的甲士(步伐沉稳,目光锐利而非散漫),繁华的市集(物价稳定,交易有序),尤其是百姓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安定与对未来的期许,都如同最有力的证据,印证着他之前的判断。当听到“慈济坊”这个名字时,他眼中更是精光一闪。流民安置,竟有专设的坊区,且有“慈济”之名!这绝非敷衍了事!

高顺紧绷的神经在入城后终于稍稍放松了一些,他依旧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但眼神深处,那份属于武将的、对强盛力量与秩序的本能认同感,正在悄然滋生。这邺城的军容、城防、乃至街道上巡逻士卒的精气神,都让他这个带兵之人感到一种久违的…强大与可靠。

马车在差役的指引下,穿过热闹的街市,最终停在城西一片规划整齐的区域。这里便是“慈济坊”。坊内并非想象中的脏乱差,而是一排排新建的、虽然简朴却干净结实的砖瓦房舍。有专门的医馆(门口悬挂着“济世堂”的牌子,有药香飘出),有施粥的棚子(热气腾腾,秩序井然),甚至还有一处小小的空地,供孩童玩耍。负责管理的吏员态度温和,有条不紊地为他们分配了相邻的两间房舍,送来了干净的铺盖和简单的米粮,并告知可凭临时签发的凭条去医馆问诊、去粥棚领食。

当房门关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小小的空间里只剩下他们几人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弥漫开来。安全了。至少暂时安全了。不用再担心随时追来的刀兵,不用再露宿荒野,女儿可以睡在干净温暖的床铺上。

“娘亲…这里…不冷…” 吕绮玲躺在铺着新被褥的床上,小脸蹭着柔软的布料,小声地、带着一丝满足地说道。

严夫人坐在床边,轻轻拍抚着女儿,泪水终于无声地滑落。是解脱,是后怕,更是对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带着暖意的安宁的感激。

陈宫站在窗边,望着窗外慈济坊内井然有序的景象,远处邺城中心隐隐传来的、因庆典而更加鼎沸的人声,他蜡黄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近乎病态的潮红,眼中燃烧着近乎狂热的光芒。

“夫人!高将军!”陈宫猛地转过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却又带着一种洞悉天机般的笃定,“观此邺城气象,农桑繁盛,市井繁荣,军容整肃,吏治清明,流民得所!又值双喜临门,气运如虹!此乃真龙腾渊之象!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他走到严夫人面前,深深一揖,目光灼灼:“主公之仇,非一日可报!然温侯血脉在此,夫人与小姐欲得长久安宁,欲图他日之望,非托庇于此等明主麾下不可!此乃天意指引!宫,请夫人决断!高将军,以为如何?”

高顺沉默着,他走到床边,看着床上已然安睡的吕绮玲,小丫头在睡梦中似乎也感到了安全,嘴角还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他伸出布满老茧的大手,极其轻柔地、笨拙地替她掖了掖被角。这个细微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他抬起头,看向严夫人,又看向陈宫,眼神中的疲惫与迷茫被一种磐石般的坚定所取代。他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没有言语,但那份“愿为幼主效死”的决绝,已然表露无遗。

严夫人擦去脸上的泪痕,目光从沉睡的女儿脸上,移向陈宫,再看向高顺。她缓缓站起身,走到房间中央,那份属于温侯夫人的雍容与决断再次回到她的身上。她拿起那个一直紧抱的褪色锦囊,轻轻摩挲着里面冰冷的佩玉,仿佛在与逝去的夫君告别。

“奉先…你未走完的路…或许,玲儿能在这里…找到新的方向…”她低声自语,随即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看向陈宫和高顺,声音清晰而沉稳:“公台先生所言极是。此非仅为我等存身之计,更为玲儿将来计!大将军…罗文通…”她顿了顿,似乎在品味这个名字的分量,“便是我等日后之主!明日,整顿衣冠,以温侯遗属之名,拜谒将军府!献上…奉先的遗物与…我等的忠诚!”

窗外,邺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映照着这座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城市。慈济坊的屋檐下,新挂上的红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晕开一片温暖的光。严夫人知道,这并非终点,而是另一段充满未知却也孕育着希望的旅程的起点。为了床上沉睡的女儿,也为了那些逝去和活着的忠诚,她必须抓住这道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间正道是沧桑之百万雄师

津青年

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

量子叙事

穿成华妃之女,从娘胎里制霸后宫

温溪潺潺

刻晴厨临死前的幻想罢了【悲】

一般路过的刻晴厨

一朝离婚,陆太太成为了香饽饽

一粒鱼蛋

娇蛮大小姐随军,糙汉冷脸洗床单

亿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