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守成拓新两头热,凤凰前路起风波
最爱吃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三章 守成拓新两头热,凤凰前路起风波,1983:回到八零当妇女主任,最爱吃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送走省城考察团的吉普车,院子里那股子热闹劲儿,像是被车轮子卷起的灰尘,落下来,就只剩下一片沉甸甸的安静。
屋里,那封信还摆在桌上,上头的红戳刺得人眼睛发慌。
陆亦川心里的那团火,烧得他坐立难安,可伸出手去,摸到的却全是冰凉的未知。
“晚晚,这事……跟天上掉馅饼似的,我心里头发虚。”他终于还是把心里的不安说了出来。
“这不是馅饼,是鱼饵。”江晚靠在枕上,看着屋里几个面色各异的男人,“人家瞧上了咱们的鱼,想把咱们整条船都拉过去。”
“那咱们不能去!”陆大柱第一个闷吼出声,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涨得通红,“我这手艺,是我师父传下来的,在这柳树湾的水土里长出来的。挪到别的地方,那还是个啥?那就是糊弄人!”
他一辈子跟火候、糖料打交道,最看不得的就是糊弄。
周正阳推了推眼镜,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嫂子,大柱说的有道理。食品这行,最重一个‘真’字。咱们的‘金凤凰’,金贵就金贵在柳树湾这三个字上。真要是去了外省建分厂,山不是这的山,水不是这的水,做出来的东西,味道差了分毫,砸的是咱们自己的牌子。”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管理上也是个大难题。离那么远,人心隔肚皮,咱们怎么保证他们的用料和咱们一模一样?怎么保证他们不会偷了咱们的方子,自己另立山头?”
周正阳的话,句句都说到了陆亦川的心坎里。
他刚尝到做厂长的甜头,可骨子里还是个庄稼汉,信奉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土地是不会骗人的。
可这去外省开厂子的事,太飘了,跟踩在云彩上似的,不踏实。
“那就不干!”陆亦川一拍桌子,“咱们就守着柳树湾,把自己的厂子做好。订单再多,咱们就慢慢做,做不过来就跟人家说清楚。总比把家底都交出去强!”
屋里头的气氛,一下子就倒向了保守的那一边。
只有陆昭,一直没吭声,他低着头,在本子上飞快地写写画画。
江晚的视线扫过众人,最后落回到陆亦川身上。
“亦川,咱们厂门口那条路,以前是土路,一下雨就全是泥。现在呢?是石子路,好走了。可县里通往省城的,已经是柏油路了。咱们不能因为自己刚把土路换成石子路,就觉得天下太平了。”
她的声音不重,却让陆亦川刚拍下去的巴掌有些发麻。
“今天来的是南边的考察团,他们客客气气地跟咱们商量。明天呢?要是来个不客气的,直接在省城建个厂,花大价钱请师傅,仿咱们的‘银凤凰’、‘铜凤凰’,咱们怎么办?再打一次官司?再搞一次以假换真?”
江晚的话像一根针,戳破了屋里虚假的安全感。
“咱们得跑,得一直往前跑。不光要做得好,还要做得大,大到让所有人都知道,天底下只有柳树湾这一个‘金凤凰’,其他的,全是假的。”
“所以,那个分厂,不是咱们求着人家开,是咱们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能学着咱们走路的机会。技术、品牌、标准,都攥在咱们手里。他们是咱们的徒弟,不是咱们的东家。”
江晚的一番话,让屋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这次的沉默,不再是单纯的反对,而是夹杂了更深的思索和挣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