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吾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下半考试(二),龙家传【1】,天为吾名,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头痛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凿入龙残夜的颅骨。踏入第二层空间的瞬间,仿佛有九条冰冷的记忆之蛇强行钻入他的脑海,嘶嘶吐信。
九段陌生的记忆碎片,每一段都冰冷地展开一个绝对相同的圆形大厅——十扇沉默的门,十个戴着数字面具、如同墓碑般矗立的黑衣人。记忆的烙印与现实重叠,脚下冰冷的金属地面似乎在波动,头顶虚无的空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强烈的时空错乱感让他几乎站立不稳,胃里翻江倒海。
“记忆灌输……”他用力揉压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试图将那些强行闯入的冰冷图景驱逐出去。眩晕感如同粘稠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他意识的堤岸。他强迫自己定神,目光扫过真实降临的此间。
巨大的圆形大厅,空旷得令人心悸。穹顶高悬,隐没在柔和的、仿佛来自虚空的光晕里。四周,十扇造型古朴、材质不明的门扉如同沉默的守卫,均匀嵌在弧形的墙壁上。而每一扇门前,都静静伫立着一个黑衣人。
他们的身形轮廓,与龙残夜自己有着诡异的相似度,仿佛是从同一个模糊的模子里倒出来的影子。纯白的面具覆盖了整张脸,冰冷、光滑,没有任何表情,只在眉心处,刻印着一个醒目的数字。空气凝固,只有他自己压抑的呼吸声在空旷中回响。
距离他最近的那位,面具上刻着一个冷静的数字:“42”。龙残夜缓步走近,靴底踏在光滑如镜的地面上,发出轻微却异常清晰的叩响。
他微微俯身,凝神细看。就在他目光聚焦的刹那,那数字“42”仿佛活了过来,边缘开始软化、扭曲、溶解,如同滴入水中的墨迹,又似冰面在无形的热力下龟裂。
线条疯狂地延展、分裂、重组,仅仅一息之间,一幅精密、复杂到令人目眩神迷的图案取代了原本的数字——无数光点沿着一条无形的临界线分布,有的紧密簇拥,有的疏离孤悬,形成一种既规律又混沌的奇异图景。
黎曼ζ函数非平凡零点的分布图!
“原来如此……”龙残夜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被真相刺痛的沙哑,“这些‘尸体’,是活着的密码本。”冰冷的认知刺穿迷雾。
要打开这十扇门中的某一扇,通向未知的下一层,钥匙就藏在这些面具人身上——必须从他们脸上不断变幻的数字中,解析、组合,最终在思维的虚空中构建出那个完整的、超越感官的四维超立方体投影。
然而,每一个数字都并非恒定,它们如同拥有生命的活物,各自遵循着截然不同的、深邃的数学律动,并在每一个凝视的瞬间,悄然改变着运行的规则。
他站定在第一个面具人——“42”的面前。数字表面的纹路不再是静止的雕刻,而是活水般流动起来,光晕流转,瞬息间勾勒出另一幅惊心动魄的图景:无限嵌套、自我复制的几何结构,在有限的平面上展现出令人绝望的无限细节——那是曼德博集合,混沌与秩序在复数平面上的惊世杰作。
龙残夜眼神一凛,意识深处瞬间展开一片浩渺的复数平面。虚轴与实轴纵横交错,构成思维的经纬。公式如冰冷的星辰,在意识的天幕上无声亮起:
$$ z_{n+1} = z_n^2 + c $$
他伸出手指,带着一种近乎亵渎圣物的谨慎,轻轻触碰那面具冰冷的表面。指尖传来的并非预期的金属或陶瓷的凉硬,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带着微弱搏动感的温润,仿佛触碰到了某种活体组织的核心!
就在接触的瞬间,那刚刚稳定成曼德博集合的“42”轰然炸裂!数字本身粉碎成亿万个更微小的、同样闪烁不定的数字光点,每一个微小的光点都在以自身独特的、完全无法预测的频率疯狂明灭,如同宇宙诞生之初沸腾的量子泡沫!
“多重分形……”龙残夜眉头紧锁,如同面对一个充满恶意的宇宙谜题。意识超频运转,思维化作最精密的探针,疯狂计算着眼前这团混沌结构的本质维度。豪斯多夫维度的定义如同冰冷的铁律在脑海中回响:
$$ \\dim_h(S) = \\inf\\{ d \\geq 0 : \\mathcal{h}^d(S) = 0 \\} $$
数据流在思维的神经网络中奔涌,瞬间计算、拟合、验证……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在他思维的“视界”中跳出:2.726。
几乎在他得到答案的同一刹那,面具内部发出一阵极其轻微、如同精密钟表内部簧片振动的嗡鸣。那亿万颗疯狂闪烁的数字微粒骤然停止了无序的躁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收束、牵引,以无法理解的轨迹重新聚合、堆叠。
光芒流转、线条扭结,最终,一个诡异的结构悬浮在面具之上——一个没有内外之分,瓶口与瓶身诡异相连的拓扑学怪物:克莱因瓶的立体投影!它在面具上方缓缓旋转,散发着非欧几何的冰冷光辉。
“有趣……”龙残夜嘴角牵起一丝极淡、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温度,只有纯粹面对挑战时被点燃的、冰冷的兴奋。
他转向第二个目标。面具上刻着“1729”。这个数字如同一个钥匙孔,瞬间打开了他记忆深处的某个抽屉——那个关于天才拉马努金的着名轶事,最小的能用两种截然不同方式表达为两个立方数之和的数。
然而,眼前的“1729”拒绝被历史的标签束缚。它表面的光泽开始扭曲、流动,数字的笔画软化、延伸、弯曲,竟在呼吸之间勾勒出一条光滑、优雅而又蕴含无穷玄机的曲线轮廓,以及其旁点缀的、意义深邃的奇异点。
椭圆曲线!
龙残夜的精神瞬间高度凝聚,如同猎鹰锁定了猎物。意识的舞台上,方程自动生成:
$$ y^2 = x^3 + ax + b $$
参数a、b在思维中疯狂推演、组合、验证。这条曲线的数学“重量”——它的秩(Rank),在无数次心算模拟中迅速逼近那个临界值。
当“4”这个数字如同裁决般落定时,熟悉的细微嗡鸣再次响起。面具上的椭圆曲线图景瞬间崩塌,数字“1729”的微粒重组、拉伸、折叠,光芒构建出一个更加深邃、更加超越想象的结构——一个在四维空间中拥有十六个顶点、三十二棱边、二十四个正方形面的完美几何体:
四维超立方体的三维投影!它在面具前悬浮,每一个面都在以不同的、无法同步的速率悄然旋转,挑战着三维生物可怜的视觉直觉。
“果然如此……”龙残夜眼中的光芒锐利如刀锋,穿透了表象的迷雾。
第三个面具人,“π”。圆周率的符号,人类数学史上最着名的无理数。但龙残夜目光所及,看到的并非3.……这个熟悉的无限序列的开端。
那面具上的“π”本身,竟像一扇通往混沌深渊的窗口——每一个组成它的数字(3、1、4、1、5、9……)都在疯狂地、独立地闪烁、跳跃、更替!数字序列本身在无限延伸,每一个数字的取值都在疯狂波动,仿佛被无形的巨手随意拨弄,展现出一种彻底的、令人绝望的不可预测性。
“混沌系统的具象……”龙残夜的声音低沉,如同在念诵禁忌的咒语。思维的熔炉再次点燃,一个描述简单系统如何走向彻底无序的经典方程在意识核心浮现:
$$ x_{n+1} = r x_n (1 - x_n) $$
参数r的数值在心海中疯狂迭代、计算、寻找那个将有序彻底撕碎、让系统坠入永恒混沌的临界点。当“r=3.”这个精确到令人发指的数字被思维捕捉、锁定的瞬间,嗡鸣如期而至。
疯狂闪烁的“π”数字流骤然凝固,随即如同被黑洞吸引,向内坍缩、扭曲、重组。光芒拉伸出单一线条,扭转、粘合,最终形成一个只有单侧曲面、永恒循环的诡异拓扑结构——莫比乌斯带!它在面具上方无声旋转,象征着无尽的循环与不可解的悖论。
“越来越有趣了……”那低语中的兴奋,如同寒冰下燃烧的火焰。
第四个,“e”。自然对数的底,增长的基石。然而面具上的“e”同样背叛了常识。它不再稳定,每一个数字(2、7、1、8、2、8……)都在激烈地脉动、闪烁、更迭,仿佛内部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失控的繁殖力量,指数爆炸的幽灵在数字的缝隙中狞笑。
“指数增长的狂舞……”龙残夜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探针。意识中构建起描述这种疯狂增殖的最简模型:
$$ \\frac{dy}{dx} = ky $$
增长系数k的数值在思维中被反复推演、逼近。当“k=1”这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均衡与爆发临界点的数值被确认时,嗡鸣震动面具。躁动的“e”数字瞬间平息,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光芒勾勒、扭转、连接……又一个没有内外之分的克莱因瓶投影冰冷地悬浮起来,瓶口仿佛要吞噬所有的光线和理性。
“果然如此……”确认的低语,如同敲打在冰面上的石子。
第五个,“i”。虚数单位,√(-1),打开复数世界大门的钥匙。面具上的“i”同样躁动不安,构成它的符号线条本身在疯狂闪烁、变形,仿佛在实数与虚数的夹缝中痛苦挣扎,每一个笔画的明灭都暗示着一个维度被强行撕裂又粘合的瞬间。
“复数平面的震颤……”龙残夜伸出手指,指尖几乎能感受到空间被那符号扭曲的涟漪。意识中清晰地映射出:
$$ z = x + iy $$
构成这个虚数单位的“本质”模长在思维中被精确计算。当“|z|=1”这个代表单位圆上完美平衡的数值被锁定时,嗡鸣声起。扭曲闪烁的“i”瞬间稳定、拉伸、折叠,光芒构建出那熟悉而深邃的四维超立方体投影,十六个顶点在虚空中明灭,再次宣告着高维存在的冰冷事实。
“越来越有趣了……”那声音里的冰焰,燃烧得更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