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医盟萌芽,人心所向
阡陌公主殿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医盟萌芽,人心所向,青囊镇邪录:医圣系统的诡道崛起,阡陌公主殿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岐扶着谢知秋走出洞窟时,山风裹着铁锈味扑面而来。
她望着山脚下那片灰扑扑的村庄,后颈的冷汗被风一吹,凉得直往骨头里钻——方才在洞外瞥见的青灰炊烟,此刻正像团散不开的雾,笼在村口老槐树上。
\"阿岐,你手在抖。\"谢知秋的指尖轻轻碰了碰她攥着针囊的手背。
他虽还带着病后虚浮的气,声音却稳得像块压舱石,\"是村里的事?\"
苏岐低头看自己的手,才发现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
她松开针囊,反手握住谢知秋的手腕——他脉搏跳得比寻常慢两拍,灵脉里残留的青芒像将熄的烛火。\"血煞门不会只留句话。\"她喉间泛起苦意,\"刚才那血字,还有这炊烟......\"
话音未落,前方山道传来咳嗽声。
苏岐瞳孔微缩——那不是普通的咳嗽,带着破风箱似的嘶鸣,尾音还裹着黏腻的腥气。
她拽着谢知秋加快脚步,转过山坳时,正撞见个踉跄的老妇。
老妇的脸肿得像发面馒头,皮肤下浮着青紫色的血管,见着他们便扑过来:\"姑娘......我家柱子烧了三天了,浑身烫得能煮鸡蛋......\"
苏岐扶住老妇,指尖刚触到她手腕,便被烫得缩回——这哪是发烧,分明是体内有团火在烧。
她掀开老妇袖口,只见小臂上爬满蚯蚓似的红痕,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心口蔓延。\"血煞蛊。\"她倒抽口冷气,\"但比普通蛊毒更凶......\"
\"血煞?\"谢知秋撑着山壁站稳,\"是当年灭你家族的......\"
\"变异了。\"苏岐打断他,目光扫过老妇身后——村口晒谷场上,几个孩子蜷在草垛里抽搐,妇人用湿布敷着他们额头,自己却捂着肚子干呕。
有个汉子摇摇晃晃往井边走,捧起水刚要喝,却突然惨叫着松手——井水泛着诡异的暗红,水面漂着细小的黑虫。
\"是蛊虫入了水源。\"苏岐的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他们喝了带蛊的水,现在蛊毒顺着血脉往上攻,再拖两个时辰......\"她不敢说下去,转身对老妇道:\"带我去你家,我需要药。\"
老妇的茅草屋比苏岐想象中更破,土灶上的陶壶结着黑垢。
她翻出随身的药囊,系统提示音突然在耳边炸响:\"检测到血煞蛊变异体,《岐黄真诀·灵脉篇》自动解析中——需清灵草、白芷根、三叶青,按三比二比一调和,以灵脉温煮。\"
\"清灵草我有。\"苏岐从药囊里抖出几株带白绒毛的草,\"白芷根......\"她抬头看向谢知秋,\"村东头的野坡有,你能帮我采吗?\"
谢知秋立刻点头,转身要走,却被她扯住衣袖。\"你的灵脉还没恢复。\"苏岐摸出根银针,快速刺入他虎口,\"用这针引着灵脉走,别勉强。\"银针泛起微光,谢知秋的脚步明显稳了些,冲她笑:\"我记着你说的,医者不自弃。\"
他走后,苏岐开始翻找老妇家的存药。
陶瓮里的陈皮发了霉,竹篓里的甘草被虫蛀成碎屑,最后只在梁上的油纸包中翻出半把三叶青——勉强够一副药量。
她把药草丢进陶壶,又从怀里掏出块温玉,按在壶底——这是青囊宗传下的\"温灵玉\",能引动灵脉温煮药材。
\"姑娘,这......\"老妇缩在门边,浑浊的眼里满是怀疑,\"我家柱子才十五岁......\"
\"他能活。\"苏岐盯着壶中翻滚的药汤,灵脉从指尖渗入温玉,青芒顺着壶壁爬进药汤。
药汤本是浑浊的褐,此刻却像被洗过般清亮,腾起的热气里飘着股清甜的草香。\"你去把村里所有发烧的人都带来,我要看着他们喝药。\"
老妇迟疑着跑了出去。
苏岐擦了擦额角的汗,这才发现后背的衣衫早被冷汗浸透——用灵脉温药比寻常熬煮耗力十倍,她能感觉到灵脉里的力量正像沙漏般流逝。
可当她想起奶娘临死前浑身爬满蛊虫的模样,想起血字上\"血煞未灭\"的警告,握温玉的手反而更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