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秋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岂知天道曲如弓(5),彘仇,青木秋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日之后,武梅已渐渐恢复了,她的母亲谢氏也该回去了。临走之前她特地去无忧主持的禅房道谢告别,无忧一身灰色尼袍,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接过小尼姑奉上的茶碗亲手递给谢氏道:“谢家姐姐,你多保重吧。”谢氏放下茶碗,上前一步“扑通”的跪倒在无忧主持的脚下,低声道:“妹妹,我有一事相求,请您帮我照顾好我可怜的的梅儿。”
无忧赶紧起身搀扶起她,怜悯道:“你何必如此见外,你的女儿也是我的徒弟,只要是在这净业寺中,我会让她平安无事的。”谢氏眼里含着泪水和无忧主持辞别。武梅站在净业寺门口,看着母亲的身影渐渐的远去,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他纷乱的思绪愈加惆怅……
今年的夏天来得迟,但是炎热异常,整个长安城就像一口烧热的铁锅,到处都冒着腾腾的热气。甘露殿里即使已用上了冰也无济于事,而且冰块融化湿气过大,对文德帝的休养没有益处,于是御医建议文德帝去终南山的翠云宫避暑。
临出发前的前一天晚上,文德帝叫来了成王李晋之。好久不见,李晋之显得颇为落寞,他拘谨的小心道:“儿臣参见父皇。”声音中微微带着些许哽咽,文德帝的眼神,还是一如既往的慈爱,他温声道:“晋之,父皇叫你来是想问你,你要不要随父皇一起去翠微宫避暑?今年天气实在太热了,想你就素来体弱些。”李晋之含泪带笑道:“儿臣多谢父皇挂怀,儿臣,儿臣肯定是要要跟着父皇的。只要父皇不怪罪儿臣就好……”
他的脸上满是喜悦之情,眼中也一扫阴霾。这日一早,文德帝便带着几位得宠的妃嫔并成王李晋之在御林军的护卫下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奔翠云宫而去了。
朝中各项事务一切如旧,李恪之留守朝中和陆无忌共同参政,如有不决之处再奏请文德帝。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风平浪静,但是暗地里以吴王李恪之和尚书令陆无忌两人之间的争斗已暗流涌动。
七月流火,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净业寺,寺中的树叶都仿佛是无精打采的低垂着。武梅正与几个师姐一起抄录着经书,忽然一阵莫名的恶心涌了上来,她忍不住赶紧跑了出去,在院内的小花坛边干呕起来。已经有好几次这样了,武梅只是以为自己吃坏了肚子,她最近有些嗜睡,食欲不振,神情怏怏的。无忧住持刚好经过,他看着武梅难受的样子,赶紧叫了两个小尼姑扶着她回去休息。同样正在抄录经手的莫愁师太轻轻地走到无忧主持的身边,看着左右无人,便低声道:“主持,这个武梅最近有好几次这样了,以贫尼看来她好像是有孕的模样。”莫愁师太先前在宫中时生过孩子,只是后来夭折了,所以她对怀孕这个事比别人更懂得一些。
无忧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训斥道:“莫愁,此话不能乱说,出家人不打诳语。”武梅已经是净业寺中的尼姑了。莫愁的眼中透出了然于心的样子,她凑近无忧的身边继续说道:“武梅入寺也不过月余,如果属实有孕,就是从宫中带来的。这事如果是老尼说错了,那甘愿受住持惩罚;如果是老尼说对了,那住持您可就麻烦了。”
无忧心中一愣,凛冽的目光制止着了莫愁的探究话语,沉声道:“此事不劳你费心。”转身离去了回到禅房,总是心神不宁。她叫过一个小尼姑,低声吩咐了几句。不多时,那小尼姑领了一位医女过来,住持无忧亲自带着医女,去了武梅的庵房。武梅正懒懒的躺在床上,她感觉全身没有一点力气,沉沉地进入了梦中。
门“吱呀”一声开了,武梅睁开眼睛,看见无忧主持和一个医女悄悄地走了进来,连忙翻身坐起。无忧示意她躺着,然后转身对医女道:“给她诊诊脉。”
那医女小心的给武梅诊完脉,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她的脸色,又请她张嘴瞧了瞧舌斗。武梅有些紧张,问道:“我是得了什么病了吗?”那医女没理会她,转身轻声对无忧说道:“从脉像来看,好像是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