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秋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江湖夜雨十年灯(4),彘仇,青木秋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永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是一个少有的风和日丽的冬日,气势恢弘的殿宇房舍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高大宽敞的金銮宝殿内虽放置了取暖的器具,却依旧显得清寒入骨。但殿内济济一堂的文武大臣,与平易近人的年轻皇上李恪之,之间畅谈国事的气氛却热情洋溢,李恪之端坐在龙椅上,案头堆放着几摞厚厚的奏折,他那明媚清俊的面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目视殿内的群臣,和颜悦色的说道:“众位爱卿,金砖地寒,莫要跪着,都站起来回话吧。”

“臣等叩谢皇上隆恩!”十几位“朝集使”(就是定期到京中向皇上当面汇报地方事务的官员统称)磕头谢恩后恭敬的在大殿中站成一排,他们将挨个面向皇上李恪之禀奏自己所管辖地域的民生边防。自李恪之登基以来,他为了广开言路,了解民间疾苦,特在京城开设了专门搜集民意的“谏言堂”,诏令无论军民人等,尽可弹劾时弊。为了让华夏九州同享皇恩浩荡,不使百姓有冤屈,又每天召集多名为政一方的刺史入宫,询问百姓疾苦以及施政策略。

不知不觉间,日光已渐渐的西斜,天色昏暗下来,想到有些地方官员星夜疾驰入京,还未顾得上歇息。李恪之揉了揉脖子,朗声道:“众位爱卿,朕初即位,劳烦各位勤于政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无利于百姓之事都要悉数向朕陈奏,今日朝上若有未尽之事,也可以奏折上奏。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今日又是一天过去了,众卿辛劳,回府歇息罢。”众臣齐声道:“皇上圣明!天下幸甚!”正待退朝之际,只见一名黄门官飞奔入殿,跪下启禀道:“皇上!丞相府来报,窦丞相病危,请见皇上一面!”

李恪之闻言心中悲痛,虽然窦丞相的身体一直病病歪歪,但却依旧劳心国事,自己有难以决断之事,也经常向他请教。李恪之前几日还亲自到丞相府中探望,当时君臣二人相谈甚欢;上次召他入宫,李恪之也是派人用轿子抬着他,直到御座前才让他下轿,待他回府时又派了几名太医前去医治。这位肱股之臣,忠心耿耿,在朝中威望极高,对于刚登上帝位的年轻皇上李恪之来说,比之为“擎天一柱”也无可厚非。

李恪之忙吩咐道:“快!速速摆驾丞相府!”御前太监双喜见皇帝面色疲惫,轻声道:“皇上,您今儿忙的还没顾得上用膳呢?龙体要紧,不如先用点……”李恪之摆手道:“不必了,朕怎么能吃的下?”说完就轻车从简,只带了李忠就匆匆而去。

丞相府正屋的床榻上,骨瘦如柴,面呈青灰色的窦玄凌已到了弥留之际,他艰艰的喘着气,一双浑浊的眼中依然闪着睿智的光芒。他的视线慢慢的从榻前簇拥着的儿孙们脸上一一掠过,最后停留在桌案上那只正在熊熊燃烧的蜡烛上,思绪已经飘向远方,他在等,他只是在等一个年轻的帝王,他还有几句肺腑之言要对他讲……

“皇上驾到!”众人纷纷起身行礼,疾步而来的李恪之带来的冷风让蜡烛不住摇曳晃动。他顾不上其他,只摆手道“免礼!”便快步走至窦玄凌的榻前,窦玄凌在烛光闪烁之际,清楚的看到这位年轻的君王脸上那焦急哀伤的神情。他嘴角艰难地扯出一丝笑意,嘴唇噙动着,发出微弱的声音:“皇上……”

李恪之俯下身子,攥住他瘦骨嶙峋青筋爆起的手,忍不住眼眶发红,轻声道:“窦爱卿,朕…朕来迟了…朕一直盼着你能早日痊愈,你不能离朕而去。”说着,哽咽难言,悄悄地转过头去,用手指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让你当扎纸匠,你反手扎出个神明?

我叫李开心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乱世AI

爱吃莫高冰酒的冰宗主

明日余生

文溥

七零:离开渣父子后我靠随身空间发财了

慕小希

都市:炼气九千层,归来已无敌

步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