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骑兵三宝亮相
以空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 骑兵三宝亮相,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以空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月初三下午,杨平和一众高层领导一起,在自己制定的战略框架内,进行补充完善,最终拿出了相当完美的作战方案。
五月初四上午,各级主官便按照要求奔赴战位。
而杨平则和诸葛亮、齐峰等人,视察了信阳新城附近的工业基地。
这里有3个高度超过5丈的大型土高炉,可以直接将矿石提炼成生铁,产量相当可观。
用齐峰的话说,就是:“我太平民团的生铁产量已经过剩了。”
晚上,同样是在那间巨大的会议室内,杨平和赶到的100多位太平民团团员代表,对太平民团成立将近4个月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杨平对2千余组织成员的贡献,予以肯定。
随后,就攻略荆州行动,在组织内进行动员。
最后,任命护民军训导司司正王成,为南阳郡分田编户领导小组组长。
王成对杨平的大同世界理念,极其推崇。
在杨平看来,王成已经可以和20世纪30年代那群坚定的战士一样,愿意为自己的理想付出生命?
而且,汝南郡分田编户工作最初的启动,王成全程参与,还单独主持了上蔡县的分田编户工作,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在太平民团中仅次于齐峰。
另外,由此次大战的总后勤负责人钟矛,担任南阳郡分田编户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另外,该小组还有24位成员。
因为在杨平的计划中,现有的南阳郡会仿照汝南郡,按照21世纪的行政区划,设置为24个县,编成为宛州。
一个分田编户领导小组,等于是杨平已经将计划中的,宛州领导框架给搭建起来了。
在杨平的设计中,2000多太平民团团员,在护民军中不仅仅是指挥员、战斗骨干,同样也是监军。
在兴州22县,他们是共建大同世界的先锋,也是各级官员的监督者,是杨平的统治核心。
五月初五端午节上午,仍然是开会。
不过,这次却是太平民团治下行政府各级主官、以及兴州各县的代表。
会议开始,杨平宣布:将太平民团行政府规格提到正三品,由杨平本人暂时代行布政使权责;
由齐峰担任左布政使,官阶提到从三品,成为目前杨平集团中官阶最高的官员。
同时,将各部司正,品阶由从五品提到从四品,等于是给这些文官集体升了两级。
随后,又给成立的兴州政府,任命了一大批佐贰官,彻底完成了兴州的组织架构、行政架构。
接着便,是各部门以及各县向杨平汇报工作。
总结下来就是:
我们兴州加上东部4县,总人口将近140万,种下了将近8000万亩土地(相当于现在的2000多万亩)。
现在正是万物疯长的时节,凭借着我们通过都督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比如玻璃、白瓷、白纸等商品,从徐州州、淮南、荆州等地换来了大批粮食、盐巴。
目前我们的粮草储存量,已经能保证140万人安稳地吃到半年后。
而半年之内,我兴州境内就能迎来一次丰收,届时我们就彻底不缺粮了。
另外,我们按照都督的要求,养在兴州各户手里的鸡鸭鹅,已经超过了100万只(相当于每户养了两三只)。
都督让我们收集的各种羽毛,已开始收集,有了一定的存量。
另外,这些鸡鸭都是按照都督的要求,由政府提供虫子、麸糠饲料等,目前,长得快的,已经到了能杀了吃肉的程度,下蛋的话,再有个两三个月就能开始了。
另外包括猪、羊、犬、驴、马、牛等牲畜,数量均有所增加。
其中,这次报告最亮眼的一点就是太平民团治下在大规模养虫子,主要是豆青虫。
这可是好东西,吃的是草,产出的是蛋白质。
负责农业事务的宁季,当时给杨平报的产量是一天能产十万斤虫粉,已经勉强能够保证治下所有百姓一天喝上一碗虫粉了。
在没有大规模的牛奶或者肉食供应的情况下,杨平能够想到增加治下民众营养的,也就只有后世60、70年代困难时期,大部分老百姓补充营养的办法了。
农业情况汇报完毕,接着就是工业情况。
总结起来就是:
杨平设计的那种高度两丈多的小型土高炉,目前在宜春镇共有5个,偃城县、新蔡县、平舆县各有两个。
另外,在信阳新城附近还完成了3个大型土高炉,目前的生铁产量已经过剩,而生产的合金精铁,足以保证护民军的兵甲、器具使用。
另外就是,在确山县建立的大型水泥厂,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水泥。
目前,水泥主要供应方向是信阳新城的建设,以及南起信阳、北到偃城县这一条长度400多里的南北大道。
根据石臼这位工部负责人预测,最多两个月,宽度3丈的南北大道就能全部完工,而信阳新城,也将在两个月内全部完工。
说到这里,石臼给加了一句:“都督,这简直是个奇迹!”
另外,杨平要求用袁术赔偿的丝绸,做的30万条丝绸内裤,已经全部完成,每位护民军战士都有三条。
用杨平的说法是“让大家都享受一下战斗收获。”
而用蚕丝打绒、混合鸡鸭鹅绒,丝绸做里,高密度麻布做面,制作出来的保暖上衣和保暖裤(和现代的保暖衣一个样式,没有扣子)。
已经制出了一百多套样品,目前正在测试,还没有漏绒的情况。(作者询问过从事服装生产的朋友,这法子可行。)
得益于袁术赔偿的3万匹丝绸,和兴州境内大规模的养家禽,都督要求的30万套“暖云袍”(羽绒服),预计在冬月(农历11月)前,就能全部完成。
随后,就是目前兴州的代理司法官高六,对司法工作做了汇报。
用高六的说法是:“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是民众经历十多年的乱世,短时间内,思维方式还存在强者为尊的想法。
对此,各个法亭重拳出击,以严刑、重典,狠狠地杀了一批!
目前,已经安定了两个月,大部分民众也都接受了都督制定的法律法规。
同样的,由于我们派遣的司法人员,此前并无工作经验,所以刚开始时漏洞百出。
但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历练,此时倒也勉强可用。
预计再有3个月,就能彻底理顺兴州的司法工作,实现都督所说的司法公平、公正。”
零零总总……这场大会,从早上一直开到上午。
虽然杨平已经尽量缩短了会议议程,但到午饭之时,会议仍未结束。
就在杨平要宣布:先去吃饭、下午继续的时候。
有亲兵急忙走到杨平身边,捂着耳朵对杨平小声说道:“都督,张济战死在了穰县城下,张绣派来使者向我们求援。”
杨平一听,迅速让亲兵前去将使者好生招待,然后直接对着在场的100多人说道:
“诸位,我护民军攻略荆州的战争,已经正式开始了。
诸位的报告,本都督也听完了。
下面,本都督做出以下安排:由兴州治下22县,每个县抽调20名基层管理人员,组建一个工作团,在十天之内到本都督处报道。
这个工作团,将会在南阳郡协助展开分田编户工作,随后将南下南郡,负责南郡的分田编户工作。”
看着兴奋的众人,杨平也是面带笑容的说道:“好了,本都督要去指挥作战了。
由兴州州长诸葛亮,负责主持剩下的会议。
先散会吧,诸位去吃午饭。”
杨平说完,诸葛亮带头起身,100多中层管理人员,纷纷向杨平拱手道:“祝都督旗开得胜!”
杨平回了一礼,哈哈大笑道:“诸位,等着本都督胜利的消息吧!”
说完,就在亲卫的陪同下,快步走下了二楼,来到了一楼的接待室里。
两名穿着风格,明显与杨平见到的中原的各路军阀士兵,穿着不太一样的西凉兵,得到亲卫的介绍后,立马起身,对杨平行礼,其中一人,从怀里拿出一张泛黄的帛书,说道:
“杨都督,这是我家少将军(张绣)的求援书信。”
杨平坐到椅子上,摊开帛书慢慢观看。
话语不多,张绣的意思就是:“我叔父在五月初三抢夺穰县城门时中箭身亡。
军师贾诩言说,刘表军已断了我等后路,并在南阳郡的内乡县驻守了主力,将我等困在湍河以西地区。
刘表杀了我叔叔,我是不会投降于他的。
所以,在军师贾诩的建议下,我率部向北50里占领冠军县,在冠军县坚守。
望杨都督能出兵相助,张绣感激不尽。”
杨平看完帛书,那两名西凉使者也吃了不少饼干,喝了不少温水,此时正在揉着肚子。
杨平开言问道:“敢问使者如何称呼?”
给杨平递帛书的那名张绣亲卫,急忙起身:“在下乃张家族中子弟张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