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的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风雪砺兵,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南派的神,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腊月的寒风卷着雪粒子呼啸而过,刮在脸上像刀子割。李云龙蹲在村口的磨盘上,裹紧了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嘴里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了一层霜花。远处山坡上,十几个战士正佝偻着腰背柴火,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没膝的积雪中跋涉。

\"团长,查哨回来了。\"铁蛋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跑来,小脸冻得通红,鼻子下面挂着两溜清鼻涕。孩子又长高了半头,棉袄袖子短得露出手腕,但那双眼睛依然亮得惊人。

李云龙一把拽过他,用粗糙的大手抹掉那两溜鼻涕:\"兔崽子,耳朵还想不想要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烤红薯,\"炊事班老马偷偷塞给我的,趁热吃。\"

铁蛋接过红薯,烫得在两只手里来回倒腾,却舍不得放下。掰开时金黄的瓤冒着热气,甜香在凛冽的空气中格外诱人。孩子咽了口唾沫,把大的那一半递给李云龙:\"团长先吃。\"

\"让你吃就吃!\"李云龙瞪眼,却看见铁蛋固执地举着红薯,小手冻得发青。他心头一热,接过掰下一小块,剩下的塞回孩子怀里,\"行了,老子尝过了。\"

两人正吃着,村口传来一阵骚动。赵刚带着几个老乡走来,每人怀里都抱着东西。最前头的老汉胡子上挂着冰碴,一见面就跪下了:\"李团长,乡亲们凑了点棉鞋,给同志们御寒...\"

李云龙连忙搀起老人。那些\"棉鞋\"其实是用破布条和芦苇花编的,有的连鞋底都没有,只在脚掌处多缠几层布。但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这已经是乡亲们能拿出的全部了。

\"使不得!\"李云龙嗓子发紧,\"老乡们自己还光着脚呢...\"

\"收下吧。\"赵刚轻声说,\"西沟村被鬼子烧了,这些是逃难来的乡亲。听说咱们要打鬼子,非要表示心意。\"

李云龙蹲下身,郑重地接过一双\"鞋\"。编鞋的布条五颜六色,有块靛蓝的像是从嫁衣上撕下来的。他喉结滚动了几下,突然转身吼道:\"司务长!把咱们的粮食分一半给老乡!\"

\"团长!\"司务长急了,\"咱就剩三天口粮了...\"

\"执行命令!\"李云龙一瞪眼,\"老子带的是人民军队,不是山大王!\"

傍晚的作战会议上,气氛比屋外的寒风还冷。油灯昏黄的光照着一张张消瘦的脸,地图上的红蓝箭头显示出严峻形势:日军三个师团正从三个方向合围根据地,最近的先头部队离黑云岭不到五十里。

\"总部命令我们节节阻击,争取七天时间转移群众。\"赵刚念完电报,推了推眼镜,\"但以我们现在的装备和补给...\"

李云龙盯着地图一言不发。程铁柱的记忆里,这种\"铁壁合围\"战术在历史上造成过惨重损失。但现代军事知识也告诉他,再严密的包围圈也有弱点——关键在于找到那个\"七寸\"。

\"你们看这儿。\"他突然指向地图上一条不起眼的虚线,\"老鹰涧,鬼子辎重队的必经之路。\"

众人凑过来。那是一条夹在两山之间的羊肠小道,最窄处仅容一辆马车通过。图上标注\"冬季积雪,通行困难\"。

\"妙啊!\"张大彪一拍大腿,\"掐了鬼子补给线,饿也饿死他们!\"

\"问题是咱们人手不够。\"刚升任连长的周卫国皱眉,\"全团能打仗的不到四百人,还要分兵掩护群众转移...\"

李云龙摸出根烟卷,在油灯上点燃,深深吸了一口:\"所以得玩点邪的。\"他转向铁蛋,\"去把林志恒叫来,就说有活干了。\"

深夜的油灯下,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由林志恒带敌工队化妆成伪军,混入日军运输队;王喜武的狙击组提前埋伏在老鹰涧两侧;铁蛋带着侦察班摸清日军换防规律;李云龙则带主力在外围策应。

\"记住,咱们的目标是物资,不是拼命。\"李云龙环视众人,\"抢到东西立刻撤,一粒粮食也不能留给鬼子!\"

天还没亮,先遣队就出发了。铁蛋穿着翻毛羊皮袄,踩着自制的雪鞋走在最前面。这种用柳条和麻绳编的鞋子能让体重分散,不至于陷进深雪。孩子边走边在树干上刻记号,为后续部队引路。

老鹰涧比想象的更险要。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涧底的小路被积雪覆盖,只有车辙印显示这里偶尔有人经过。王喜武带人爬上东侧悬崖,在背风处挖出雪窝潜伏。狙击手们裹着白布,枪管也用白布缠好,远看与雪地融为一体。

\"换岗时间是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铁蛋回来汇报,小脸冻得发青,\"每队八个鬼子,带队的是个瘸腿曹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奇门宝历三部曲之上古传承

朴道玄灯

末日系统:开局囤爆三十层物资

稻花儿香

被逼和亲,她率百万兵归来

知名马户

剑灭诸天之起源

黄院长

重生1975,我靠赶海养娇妻

老宫

一人:我先天异能是龙神功

废物一颗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