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最高礼遇
火柴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章 最高礼遇,高考落榜后:我手搓热气球空降白宫,火柴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沙东国皇家机场的停机坪上,十二辆镀金劳斯莱斯组成的车队刚停稳,阿勒马克图姆亲王就带着七位王子从车里钻出来,名贵的 kandura长袍在沙漠热风里猎猎作响。
当龙国军工代表团的专机舱门打开时,这位在国际场合从不弯腰的土豪亲王,竟主动向前快走三步,对着蒋毅深深鞠了一躬。
“蒋先生,求您一定成全。”
亲王的黄金头箍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他身后的王子们捧着锦盒,里面是鸽蛋大的钻石和刚开采的蓝钻原石,“这是订金,不够我们再加——石油、天然气、港口使用权,只要能换‘龙骧号’的优先供货权,沙东国什么都愿意给。”
签约大厅里,亲王的弟弟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合同前,吓得龙国代表连忙去扶。
“我知道灯塔国在给你们施压,”他死死攥着蒋毅的手,指甲缝里还沾着沙漠的细沙,“但沙东国愿意出三倍价格!不,五倍!我们的飞行员已经在龙国接受培训了,基地也按‘龙骧号’的标准改造好了,就等战机到位!”
沙东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竞争实在是过于激烈,之前在招商大会上,虽然他们通过抽签的方式获得了一架,但实在是有点少啊!
更夸张的是在生产线谈判桌上。
当龙国代表提到“技术转让需要对等交换”时,沙东国石油部长当场拍板:
“把波斯湾的三号油田给你们!开采权五十年!”
他指着身后的大屏幕,上面是油田的三维模型,“每天能产二十万桶原油,够换十条生产线了!”
亲王的私人顾问悄悄塞给许阳一个U盘,里面是沙东国为“龙骧号”准备的专属机场设计图——跑道用航空级铝合金铺设,机库墙壁镶着防弹玻璃,连地勤人员的制服都绣着龙形图案。
“亲王说,要是龙国愿意派技术团队常驻,他愿意把自己的私人岛屿划出来,给专家们当疗养地。”
有次谈判到深夜,亲王突然拉着蒋毅去他的私人收藏馆。
馆内陈列着各国的顶级武器模型,唯独最显眼的位置空着。
“这里要放‘龙骧号’的真机模型,”亲王抚摸着空荡荡的展台,声音里带着近乎虔诚的期待,“等战机交付那天,我要请全球媒体来剪彩,让所有人知道,沙东国的天空,以后由龙国战机守护。”
当最终合同签下时,亲王激动地拥抱了在场的所有龙国代表,名贵的香水味混着他身上的汗味,竟透着股笨拙的真诚。
他的长子当场宣布:“从今天起,沙东国的军事学院要增设‘龙国军工技术史’课程,所有军官必须通过《龙跃》期刊论文的考核才能晋升。”
离开沙东国那天,蒋毅在飞机上看着窗外——亲王正站在停机坪挥手,他身后的巨大广告牌上,“龙骧号”的海报取代了灯塔国战机的宣传画,配文是用中文写的:
“挚友之器,国之重宝”。
……
南海的菊香书屋飘着淡淡的墨香,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红地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许阳和钱老走进书房时,大长老正站在一幅《万里江山图》前,转过身来的笑容里带着暖意,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欣慰。
“你们可算来了。”
大长老先握住钱老的手,老人眼眶瞬间红了,“钱老,您当年在巴黎说的那句‘龙国的战机一定会翱翔九天’,今天终于成真了。”
他指了指桌上的报纸,头版正是“龙骧号”在沙东国夺冠的照片,“这不仅是一架战机的胜利,更是一个民族在科技路上挺直腰杆的证明。”
钱老的声音也带着哽咽道:“多亏了许阳这些年轻人,还有《龙跃》期刊上那些沉甸甸的论文——它们才是真正的底气。”
大长老转向许阳,目光落在他胸前别着的龙科院徽章上:“许阳同志,你在沙东国说的‘技术不会说谎’,我在新闻里听到了。”
他拿起桌上的烫金证书,“这是国家给你的‘杰出贡献奖章’,我知道你不在乎这个,但这是我们能做的最高礼遇了。不过起这个,全国人民更记得‘龙骧号’尾焰划出的那道弧线——它比任何奖章都闪亮。”
许阳接过证书,指尖触到烫金的国徽,突然想起南海牺牲的飞行员,想起巴黎桥洞下的演算纸,想起“龙骧号”首飞时穿透云层的瞬间。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他轻声说,“是钱老他们打下的基础,是整个团队日夜钻研的结果,更是国家对基础科研的重视,才让我们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蓝天上。”
大长老笑着点头,指了指茶几上的文件:“中央已经决定,给‘龙骧号’研发团队记集体一等功,奖金会投入到《龙跃》期刊的升级项目中——要让更多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有平台把智慧变成力量。”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道:“钱老,许阳,你们记住,科技兴则国运兴。‘龙骧号’的胜利告诉我们,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只能靠自己踏踏实实地干出来。”
钱老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是他年轻时绘制的战机草图,边角早已磨破。
“大长老,这是我五十年前的梦想,今天终于在许阳他们手上实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