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星象预言的危机
用户2939411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章 星象预言的危机,医圣杨洪一,用户29394119,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月十五的夜,浓稠得像是被墨汁浸透的绸缎,压得人喘不过气。杨洪一披着蓑衣立在医馆天台,青铜浑天仪在朦胧的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金属表面凝结的夜露顺着星轨纹路蜿蜒流淌,宛如未干的血迹。他的指尖抚过冰凉的仪器,忽然猛地攥紧边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瞳孔骤然收缩——荧惑星如同一颗滴血的残阳,死死悬在心宿二旁,而参宿四星诡异地明灭交替,恰似几盏即将熄灭的引魂灯,在黑暗中忽闪着不祥的预兆。
\"荧惑守心,参宿异变...\"杨洪一喉结滚动,干涩的声音混着沙沙的风声,带着说不出的沙哑与凝重。案头摊开的《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被夜风吹得哗哗作响,泛黄纸页上\"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人有五脏\"的批注墨迹未干,那是他白日里反复研读留下的痕迹。狼毫笔蘸着墨汁,在宣纸上微微发颤,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坚定:\"三日后,京师恐有大疫,人畜当避...\"墨迹晕染开来,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更鼓声敲过三更,木槌撞击牛皮鼓面的闷响由远及近。王神医举着油灯拾级而上,昏黄的光晕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摇晃,将白发染成一片枯槁的金色。老人一眼就望见徒弟苍白如纸的脸色,目光扫过浑天仪上诡异的星轨,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先帝夜观天象时也是这般凝重的神情,仿佛预见到了某种不可抗拒的灾难。\"要递到太医院?\"王神医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洪一,你该知道他们最恨江湖术士...\"
\"这不是江湖把戏!\"杨洪一猛地转身,布满血丝的双眼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近乎偏执的光芒,\"您看这星象轨迹,分明与《素问》中记载的'金疫'征兆吻合!参宿主肺,荧惑示灾,当此亢旱之秋,疠气必从口鼻而入...\"话音未落,楼下突然传来急促杂乱的脚步声,皮靴踏在青石板上的声响由远及近,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太医院院正陈鹤年带着两名侍卫闯进来时,官服上绣着的仙鹤补子在烛光下泛着冷光,与他嘴角轻蔑的弧度相得益彰。他随意瞥了眼案头的浑天仪,鼻腔里发出一声嗤笑:\"杨大夫不在医馆坐诊,倒学起钦天监观星了?\"展开《瘟疫预警书》的动作带着十足的傲慢,目光扫过\"京师将疫\"四字,突然仰头放声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天台回荡,说不出的刺耳,\"这等妖言,也配呈给圣上?\"
杨洪一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道月牙状的血痕。他看着陈鹤年将预警书撕成碎片,纸片如雪花般飘落,心中涌起一阵怒意。白天在城郊义庄的场景在脑海中不断回放——三个流民暴毙,七窍皆渗黑血,肺部布满黑斑,与《瘟疫论》中记载的\"疠气致病\"症状分毫不差。\"陈院正,在下愿以人头担保...\"他的话被侍卫粗暴的呵斥打断,腰间的银针被攥得发烫,却终究无法出鞘。
次日早朝,太和殿内金砖铺地,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龙椅上,却无法驱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压抑。杨洪一跪在丹墀下,脊背挺得笔直,可后颈的冷汗却顺着脊梁骨不断滑落,浸湿了内衬。陈鹤年站在文官前列,象牙笏板敲得震天响,声音里满是义正言辞的斥责:\"陛下,此等江湖骗子妖言惑众,当严惩以正视听!\"
\"慢着。\"杨洪一突然抬头,声音响彻大殿,惊起梁上栖息的麻雀。他解开袖口,露出手臂上密密麻麻的针孔,那是为了验证病症,亲自在尸体上施针留下的痕迹,\"敢问陈院正,可知何为'疠气'?三日前,在下亲赴义庄查验尸身,发现死者肺部皆有黑斑,此乃天地间异气所感,非普通风寒可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