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毒脉迷局
用户2939411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毒脉迷局,医圣杨洪一,用户29394119,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暗河!\"杨洪一瞳孔骤缩。他终于明白为何井水源头已封,病患却仍在增加——药王会早将断脉散注入地下暗河!他抓起图纸冲向皇宫,却在宫门外被侍卫拦住。\"大胆草民,擅闯...\"侍卫的呵斥戛然而止,杨洪一掏出怀中的玉牌,残片与宫门匾额上的蟠龙图腾竟完美契合。
养心殿内,康熙皇帝盯着暗河图纸,脸色铁青。\"原来如此!\"他重重捶在龙案上,\"徐济安那逆贼,竟算计到了地下!\"杨洪一正要开口,突然传来太医院的急报:\"皇上!院使...院使也染上怪症了!\"皇帝转头望向杨洪一,目光如炬:\"你既懂古法排毒,可知千年人参下落?\"
杨洪一想起徐府密室那株被污染的人参,以及手记中\"真参所在,龙首之瞳\"的批注。他望向紫禁城的方向,突然惊觉——所谓\"龙首\",不正是太和殿的藻井?而\"龙瞳\",正是藻井中央那枚夜明珠!
\"皇上,臣请命搜查太和殿!\"他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凄厉的哭喊。染病的太监宫女冲破侍卫阻拦,潮水般涌入养心殿。他们的指甲变得漆黑尖锐,喉咙里发出非人的嘶吼。康熙皇帝拔出佩剑,却在看到染病宫女手腕上的紫黑脉络时,动作猛地凝滞——那纹路,竟与他祭天那日心悸时看到的幻象如出一辙!
杨洪一抓住时机,银针连点数人穴位。但病患实在太多,他的后背已被抓伤,鲜血浸透粗布长衫。千钧一发之际,一队御林军冲入殿内,将染病者制服。康熙皇帝擦着额头冷汗,盯着杨洪一染血的银针:\"若能找到解药,朕封你为太医院副使!\"
深夜的太和殿,杨洪一踩着云梯爬上藻井。当他撬开夜明珠底座时,果然发现一株泛着紫光的千年人参。参须缠绕着半卷《药王密录》,扉页用血写着:\"断脉散无解,唯有以毒攻毒!\"他翻开内页,记载着用砒霜、附子等剧毒配伍的方子,却在最后一页看到徐济安的批注:\"康熙,你的旧伤,就是最好的药引...\"
杨洪一浑身发冷。他终于明白为何皇帝祭天会心悸——药王会早在多年前便在皇帝旧伤处种下毒蛊,如今断脉散与蛊毒呼应,整个京城不过是他们用来要挟皇权的棋子!他攥着人参和密录冲下藻井,却在回廊撞见太医院院使——本该染病垂死的人,此刻眼神清明,手中握着淬毒的匕首。
\"杨大夫,来得正好。\"院使扯下面具,露出药王会右护法的狰狞面容,\"把密录交出来,我留你全尸。\"杨洪一后退半步,摸到怀中的玉牌残片。就在此时,玉牌突然发烫,远处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鸣——紫禁城西北角的角楼轰然倒塌,露出地下暗河奔涌的毒水。而在暗河中央,赫然漂浮着徐济安的尸体,他手中还死死攥着半块刻有\"龙脉已断\"的玉珏。
京城的夜色被毒火照亮,杨洪一望着手中的人参和密录,突然想起《黄帝内经》的另一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他握紧银针,朝着养心殿的方向奔去。这一局,他不仅要救百姓,更要揭开药王会最深的阴谋——而皇帝胸口的旧伤,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