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胖的老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靠山,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靠山

马寻是一个不喜欢麻烦的人,超出了能力范围,他基本上是能不掺和就不掺和。</p>

他认为这样很好,图的就是一个稳健。</p>

结果现在倒好,他的外甥看似也是有样学样,这也是一个非常稳健的人。</p>

马寻想要去打仗不是秘密,很多人都知道他有这个心思,也知道徐达、常遇春等人总是在怂恿。</p>

只是最基础的前提暂时还没有达成,那就是马寻现在没有子嗣。</p>

有了儿子,这件事情或许可以商量。但是没有儿子,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p>

更何况马寻现在重任在身,要准备编纂育儿经呢。</p>

还是继续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吧,马寻需要好好的编纂医书、完成一系列的大纲,再去整理内容。</p>

太医院这边的工作量一下子就变多了,可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见。</p>

对于太医们来说,如果参与到编纂一部流传于世的医典之中,那也是功德,说不定有机会流芳百世。</p>

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不要说对于一些‘读书人’了,就算是对普通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p>

距离过年越来越近,马寻就越来越忙,被动的忙、被动的‘聚餐’。</p>

李贞将李景隆带到了小院,“弟妹,景隆先托付给你了。”</p>

“姐夫放心。”刘姝宁笑着说道,“景隆本来就乖巧听话,皇后也喜欢他。”</p>

李贞有些埋怨的说道,“也是前面的那些人太粗豪,总喜欢招惹景隆,要不然就带过去了。”</p>

遇到了正旦这样的新年,一般是有皇帝的赐宴,到时候就是文武百官都在华盖殿赐宴。</p>

只不过朱元璋选择在正旦之前的大赐宴之前安排一场小规模的赐宴,只属于功臣、淮西人。</p>

刘姝宁就笑着开玩笑说道,“姐夫,我看不只是淮西人家,我家那位也没少招惹景隆。”</p>

李贞稍微有些意外,随即开始双标,“那不一样,小弟是喜欢景隆才乐意逗他。”</p>

这是李贞的心里话,朱元璋也好、马寻也罢,那是因为爱屋及乌、喜欢李景隆,所以没事骗李景隆揪个雀吃,哄着李景隆光着小屁股显摆。</p>

那做派一点都不像是皇帝、国公,就是村里的一些‘缺德长辈’,是粗鲁的自家人。</p>

马寻从屋里钻了出来,说道,“姐夫,今天我可就指望你了,得帮我挡酒啊!”</p>

“重八要是灌你酒,那我挡不住。”李贞笑呵呵的说道,“其他人要是灌你酒,那我帮你挡着。”</p>

有这句话就够了,“我还真不怕其他人,就怕常大哥、汤大哥他们几个。”</p>

皇帝、皇后的两个同辈人说说笑笑的朝着华盖殿走去,刘姝宁则是牵着李景隆的手朝着柔仪殿走去,那边是命妇的赐宴。</p>

马寻的担心很正常,汤和看到马寻就高兴,“小弟,咱们得多喝两杯。我过几天就要出征了,说不定战死沙场,以后没机会喝酒了。”</p>

旁边的周德兴说道,“有机会喝酒啊,小弟到时候抹着泪到咱们坟前倒两盅酒,这就不是陪咱们喝个过瘾?”</p>

周德兴将是汤和征讨四川的副将,这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也值得信任。</p>

汤和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这倒也是,咱们活着的时候不和咱们喝酒。咱们死了,他假惺惺的去喝两杯。”</p>

马寻都麻木了,汤和这些人不只是时常口无遮拦,有些时候你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无心之失,还是故意在犯浑。</p>

李贞就直接说道,“少喝点酒,你们饮酒误事的次数还少了?”</p>

李贞随即开始批评起来了,“鼎臣,你就别说了啊。你那张嘴,多少回就是祸从口出。平时说话就不中听,喝点酒就更没什么不敢说的!”</p>

汤和缩脖子的瞬间,李贞将炮口转移到周德兴身上,“我现在该叫你声江夏侯了,你和重八自幼相熟。你少喝点酒,你爹娘就指望你多添些子嗣。”</p>

周德兴连忙讨好说道,“姐夫,我爹娘都不在好些年了。”</p>

“就是不在了,你才该多长进些!”李贞语重心长的说道,“小弟有法子让人多添子嗣,你也跟着学学,你现在就一个儿子,这如何是好?”</p>

汤和和周德兴都只能听劝,在李贞面前他们可没办法硬气。</p>

他们和朱元璋少年时就是好友,一起闹的鸡飞狗跳的,那会儿就认识李贞了。</p>

最主要的是李贞的岁数大,汤和他们现在是侯爵,四十岁左右,但是李贞都七十了,虽然是同辈,但是近乎是差了一辈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小白菜

晚明赘婿

我是启新

锁神纪

商丘甲地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朕闻上古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半事五成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