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强买强卖
大眼睛小懒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强买强卖,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大眼睛小懒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强买强卖
长安本为秦都咸阳的一个乡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长安’,当时有兴乐宫。</p>
汉高祖五年(前202),在兴乐宫基础上修治长乐宫,高祖七年建未央宫,自栎阳迁都长安。</p>
汉惠帝元年(前194)至五年筑城墙。</p>
汉武帝时在城内修北宫,建桂宫、明光宫,在西城外营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凿昆明池。</p>
新莽改长安为常安,于南郊建九庙。</p>
东汉建都雒阳(洛阳城),仍以长安为西京。</p>
汉献帝一度迁都于此,其后西晋惠帝、愍帝以及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相继以长安故城为都。</p>
但这座汉长安城历经战火,破败不堪,于是在隋朝一统后,重建大兴城,这座汉长安城就废弃了。</p>
至唐代隋以后,改大兴城为长安城。</p>
唐代长安是最繁华兴盛的,用时髦的话来讲,堪称宇宙的中心。</p>
但后来朱温篡唐,长安城这座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城池,被朱温下令拆毁。</p>
唐末长安城被毁后,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放弃长安廓城与宫城,重修皇城安置府廨民居。北宋沿袭,为京兆府城。元代为奉元路城。</p>
明洪武年间改称西安,置秦王府,并向东、向北扩展面积约1/3。</p>
……</p>
看着眼前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黄易颇为感慨,沧海桑田、王朝兴替,一茬茬生生不息之下,隐藏着的是无尽的苦难和悲欢离合。</p>
“走吧,我们进去找个地方住下来。跟着我查案或许会有危险,要不你还是去跟严侍郎一起吧?”黄易看向了小徒弟夏元吉。</p>
夏元吉笑了笑,“老师,那些写写画画之类的,你您都教过了。查案比较新鲜,我想跟您学学。”</p>
黄易笑着说道:“我也是第一次。”</p>
额……不会吧?</p>
“以往我查案,都是江湖手段,飞檐走壁、不拘律法,虽然效率极高,但却不适合于朝堂。官府查案自然要行正道,唉……人心诡谲,有时候正道手段想获得线索和证据,太难了。”</p>
夏元吉好奇问道:“老师,那可不可以:以正和,以奇胜呢?”</p>
黄易点了点头:“个例可以,但推而广之就不行,毕竟不是谁人手上都有奇人异士的。”</p>
师徒俩一路聊着进了城。</p>
可没走多远呢,就遇到了一处奇怪的景象:一个摊子前面,几十个百姓带着孩子在排队,摊子旁边支着一杆大旗,写着扶危济困四个大字。</p>
黄易很好奇,还以为是有人在这里摆摊义诊呢。</p>
可为什么那些人一边排队一边哭呢?孩子似乎还在挣扎。</p>
凑近了一看才知道,什么特么的义诊?这是排队卖孩子呢,男孩女孩都有。</p>
带着夏元吉走到队伍尾部,没等他开口呢,最后那个汉子就开口了,“兄台,你也来送孩子?”</p>
送孩子?不是卖?</p>
“你这个不行的,男孩超过十五岁就不收了,女孩低于十岁也不收。”</p>
黄易皱眉道:“这是为什么?这种买卖还挑人?他们不是二道贩子吗?”</p>
什么二道贩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