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小懒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明三百年,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大眼睛小懒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易耸了耸肩,“雄英五岁就没了。而且您没有发现吕氏的任何阴谋。这样吧……您可以理解为,故事里朱允炆就是朱雄英的位置。”</p>

老朱没反驳,算是默认了,示意他继续讲。</p>

“快别提你的几个儿子了,老大……咳咳,咱们说说老二秦王朱樉吧。”</p>

“如果没有我的到来,秦王朱樉可没有现在这么命长,洪武二十五年,秦王朱樉被三名老妇人下药弄死,足见他有多么的天怒人怨。”</p>

老朱嘴角抽了抽,却罕见的没有表示意外。</p>

“老三晋王朱棡,洪武二十八年病逝,据野史记载是被厨子害死的。”</p>

老朱竟然点头了,“合理!朕多次提醒他,不能苛责下人,特别是厨子,他没听过一次,早晚要出事。”</p>

黄易竖起大拇指,“您老目光如炬!可惜子不类父。”</p>

躲开了袭来的拐棍,黄易接着讲述,“老四燕王嘛……的确是个人才,而且雄才大略,常年替大明镇守北方,威震草原。”</p>

老朱笑了,“咱中意的还是老四。”</p>

黄易却摇头道:“不,那是现在的你。刚刚我说了,太子去世后,没有我的捣乱,大明很太平,你除了清除旧臣,就是宠溺皇长孙朱允炆。”</p>

“也许是担心儿子手足相残,也许是把对太子的爱全都寄托在孙子身上,所以立储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接位大明。”</p>

老朱摆手道:“不用说了,这绝对是一记昏招。”</p>

黄易竖起大拇指,“您圣明!”</p>

老朱冷哼道:“以吕氏的心性来看,朱允炆这个孙儿难成大器。”</p>

“让这样的人接位,是压不住老四的,早晚必生龌龊。”</p>

黄易抚掌大赞,“谁说不是呢!”</p>

“洪武三十一年,您驾鹤西去,享年七十一岁。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p>

“建文元年,用齐泰、黄子澄之计削藩,削藩导致湘王自坟,齐王、代王、岷王被废。同年七月,燕王朱棣借口‘清君侧’起兵,史称‘靖难之役’。”</p>

“建文四年六月,京师被攻陷,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一说在宫中自坟而死。一说从地道出逃,改换僧装,在各地流浪。”</p>

老朱叹息道:“朕的确有一套僧衣,此事连皇后都不知晓。”</p>

黄易接着讲述:“燕王朱棣即位,改年号为永乐,史称永乐大帝。”</p>

“这位燕王殿下最像你,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整肃吏治、设立内阁、废除中书省,设立御史巡按制度,以巡察天下。另外重启锦衣卫,并增设东厂以监察百官。”</p>

“召天下大儒共同编纂了一部旷世巨著《永乐大典》!同时组建船队开拓海外,以至于后世诸君屡有效仿,大明一朝的海运成就相当不凡。”</p>

“迁都北方燕京城,设立顺天府,以证明自己北击蒙元的决心。因此这位皇帝在位期间五次北征,可是亲自领兵出征的那种,最远一次打到了斡难河畔,前无古人!”</p>

老朱愤怒道:“混账东西!当了皇帝还是改不了这莽夫性格,不到万不得已,见过皇帝亲征的吗?分明就是好勇斗狠!”</p>

黄易摊手道:“可说呢,正是因为他的一意孤行和好勇斗狠,坑惨了他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子朱高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摆烂继父,养女越强我越躺!

尝衫道士

沪上名媛随军当晚,长官他破戒了

富萌主

踹了前夫:二嫁首长做新娘

乡凝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车斤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王袍

艾泽拉斯圣光黎明

驿路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