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宦官也比皇帝强
大眼睛小懒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八章 宦官也比皇帝强,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大眼睛小懒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宦官也比皇帝强
自正德至嘉靖两位君王的虚耗,朝廷亏空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数目,换了谁来都摇头。</p>
张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出身,隆庆时期是礼部尚书、内阁次辅,直到万历即位,才担任内阁首辅,统摄朝政。</p>
当时的万历皇帝年仅十岁,尚且处于读书就学阶段。</p>
内阁首辅张居正一方面总览军政,另一方面负责皇帝的教学。</p>
他认为大明重症的根结在于:豪民有田不赋,贫民种田不够交税的,最后只能卖了田产逃亡,长此以往国库能收到钱才是怪事!这才是国匮民穷的根源。</p>
所以这位首辅大人用了六年时间整肃吏治,然后从万历六年到万历八年,又用三年时间进行税制改革,重新丈量田亩,推行‘一条鞭法’官绅一体纳粮。</p>
收效神速,直至万历十年,朝廷亏空已经补上,大明富庶已经恢复到了弘治时期,也就是正德皇帝即位之前。</p>
听到这里,老朱满意的点头,“就是你请李善长出面搞的那个一条鞭法?”</p>
黄易点了点头:“说来惭愧,就是跟这个张居正学的。”</p>
老朱赞赏道:“果然是奇才!到底是大明家底殷实,只要没有蠹虫,三年就能恢复元气。”</p>
黄易笑了,“是啊,我行医多年,发现医国跟医人是一个道理。”</p>
“人身体有病,无非就是这里堵了那里坏了。如果一个人总吃不胖,呵呵,那不用说,八成是身上长了毒瘤,或者肚子里面有虫子了,食物全都供给给这些玩意了。治疗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消灭毒瘤或者虫子。”</p>
“靠着这个办法,关中上下很少出现大贪官,即便是有,也会很快被人发现,因为人口、田亩、一年灾害等等因素很容易算出当地收成,根据当地收成,结合当地百姓过得条件,很容易看出有没有贪官。”</p>
“如果一个地方无灾无难,百姓却吃不饱,那八成是有钱粮喂了狼心狗肺的肥猪。”</p>
老朱嗤笑道:“哪那么容易?贪官往往会巧立名目,借灾发财,让你查无可查。”</p>
黄易哈哈大笑道:“这就更简单了,异地来人救灾,钱粮不经本地官员之手,只需要他们配合提供受灾人员的基本情况。”</p>
“如果像大明一样,一级级拨付,那不是被层层扒皮吗?太麻烦,而且还靠不住。”</p>
“异地来人救灾,当地人管人头账目,异地之人管钱粮拨付,两帮人马还能实现互相监督,救灾效率不减,但贪腐却能避免九成。”</p>
老朱撇嘴道:“这也是你跟那个张居正学的?”</p>
黄易笑着摆手:“那不是,我看过往后几百年历史,可学的人太多了,何止一个张居正?”</p>
老朱却点评道:“张居正能力挽狂澜,十年时间再造大明,比你小子强。当年你跟在太子身边数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大明进步可没有人家大。”</p>
黄易白了一眼,“你以为他这个内阁首辅,军政一把抓那么好干吗?”</p>
“如果不是有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冯保支持,他早就被拉下来了。”</p>
大太监?宦官?</p>
老朱皱眉道:“宦官掌权必无好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