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总算还有4艘120吨级的老闸船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6章 总算还有4艘120吨级的老闸船,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眼魔的秋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比较对象是200吨级的荷兰弗鲁特船,是16世纪由荷兰霍恩的造船师设计的特种货船。
其特点是西洋梨型船底、球型船尾,从底部到下甲板与一般船只无异,
但上甲板极窄,宽度在100-140荷尺之间,1荷尺约折合现代公制的0.283米左右。
船长与船幅比为4:1,显得十分狭长,外形类似长笛,因此也被称为笛型船。
这种船型设计有诸多优势,
它最初就是为了以最大空间和船员效率进行远洋运输而设计,
因为不是为了在战时改装成战船,所以建造成本更低,
能装载两倍于对手的货物,且只需较少船员操控。
其浅吃水的特点,使得它能进入其他船只无法到达的港口和内河。
凭借这些优点,弗鲁特船在17世纪荷兰海上帝国的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来类似的设计也被荷兰的海上竞争对手所采用。
弗鲁特船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广泛应用到了东南亚的贸易之中。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建立了众多殖民地和贸易据点,
如在爪哇岛的巴达维亚、马来半岛的马六甲、泰国的阿瑜陀耶、越南的会安等地。
弗鲁特船凭借大容量的特点,成为公司运输货物的主力船只,
承担着将东南亚的香料、丝绸、瓷器、茶叶、纺织品等运往欧洲及其他地区的任务。
同时也会从欧洲运来各种商品到东南亚进行贸易。
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巴达维亚为中心,利用弗鲁特船开辟了多条贸易航线。
这些航线连接了东南亚的各个重要港口,使公司在该地区建立起广泛的贸易网络。
弗鲁特船沿着这些航线频繁往来,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
例如,从巴达维亚出发,船只可以前往暹罗、万丹、台湾、福建、日本等地,
将各地的特色商品进行交换和流通。
尽管弗鲁特船最初设计时为了最大化载货空间而尽量减少武器装备,
但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应对东南亚海域的海盗威胁,并与其他欧洲国家竞争贸易利益,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弗鲁特船通常也会配备一定数量的火炮等武器,以保护船上货物和人员的安全。
这使得弗鲁特船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自卫和战斗能力,能够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保障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弗鲁特船在东亚海域也是一种比较强大的武装商船。
至少明军水师的战舰,在它面前是不够看的。
而这一页却非常清楚地对比了“双桅福船壳+西式内核”舰与弗鲁特船的性能参数。
本舰装备12门火炮,10x12磅+2x9磅。
荷兰弗鲁特船装备10-14门火炮,6-12磅混搭。
12磅炮的有效射程是900米,6磅炮的有效射程是600米。
本舰在火力和射程上碾压同吨位的荷兰弗鲁特船。
顺风航速方面,本舰是9节,荷兰弗鲁特船是10节。
这是本舰相比弗鲁特船唯一的劣势,主要是因为福船体宽,阻力大。
适航性方面,荷兰弗鲁特船能抗8级风,本舰能抗9级风,明显更稳。
这主要是得益于本舰的柞木龙骨。
结构强度方面,荷兰弗鲁特船能抗6磅炮,本舰能抗12磅炮直击,防御力翻倍。
船员需求方面,荷兰弗鲁特船50人,本舰80人,因为炮多。
维护周期方面,荷兰弗鲁特船3年一大修,本舰5年一大修,耐久性更高。
本舰核心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