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相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月4日(二)续,新加坡的日子,孙相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二十二章1月4日(二)
“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千年之前那位哲人提出的激励民心奋强的论调,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顺应时代文明发展的进步思想,就像某个先明的政治家在最重要大会上提出的议案。今天来看一千年前的那场政治革新,很容易使人拿历史更加久远的秦国商鞅变法相比对。不可否认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由此变得强大,甚至为始皇帝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跟政治基础。所谓的变革,无非是权力归向,财富归属的革新。不可否认千年之前那位政治家的初心绝不是为了彰显个人的政治报复,或者说为了官家(宋朝对皇权的称呼)的统治利益。要真正做到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势必使把握财富支配财富的统治阶级减缩对财富的占有,改变原有的穷奢极欲的生存现状,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到最后连他本人都没想到青苗法居然演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向百姓盘剥掠夺的高利贷。为了维护已经开始就不能停下,停下除了身败名裂,更可怕的结局迫使遇到再大的阻碍也要撑下去,竟直接上演了一场党同伐异的政权报复。最终的结果是越维护对百姓的伤害就越深,最后变法不得不以失败告终。尽管那位政治家开始提出的政治纲领具有极强诱惑力感召力的美好憧憬,不得不说理想终归是理想,一切只能寄存于美好想象中的憧憬。今天看来那时这样的政治主张实在有些理想化了,那位政治家所谓超前的政治抱负即使放在当下一样具有时代进步发展的导向。在当时犹如让民主决定财富的支配权,跟皇权独统是完全相悖的。因此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迷惑百姓的骗局跟谎言。今天对那场政治博弈的剖析不难看到失败的要害,除了使权力集团受益更大,百姓生存变得更苦几乎没有可以称道的地方。就像那位被人们盛焰崇拜至今多才多艺的大才子,对原本想励精图治成为千古一帝年轻的神宗皇帝上疏警告,“若以用专断的威权压制百姓,则诚属大错。”心知惹怒威严会遭殃,豁出命去为民要伸张。在封建时代敢于站在百姓的立场直言不讳挑明变法的厉害。是万代人们对他人格魅力崇拜的根本所在。
庙堂之器皆非金玉之烨然,泥陶土瓦混迹其间而杂掺。
如果说历史对那位政治家有着极高的历史定位,除了超人的才华,再有便是提出了即使不能一时实现终究会使发展必然走向的远见卓识的论调,但是能在那个时代提出民生财富与民共享的政治主张,不能不使人们在封建统治的紧紧束缚中心里一直向往着真正实现力之生财财之共享的美好构想,因此在近代史的革命家一提出民生民主的政治主张就起到了一呼百应的响应力。
***
农夫与耕牛默默耕耘于田亩,耕牛不会言,农夫不能言,耕牛只知为农夫而耕,农夫只知为人而耕。耕牛不耕不得草料,耕牛不知炎天苦旱草枯料绝之危机;农夫不耕人不得衣食,人只知衣食得来容易,却不知农夫茅屋草舍夏不避酷热,冬不敌寒冻苍颜疾老举步维难含泪悲苦之艰辛。耕牛老死于田,农夫命终于天。天之常理。耕牛老死落泪谢农夫饲养之恩,农夫病老唯谢天地恩赐早早解脱生之一世。默默然!戚戚然!生命来之于偶然,去之于必然。尽天道施仁义,叹人生而默戚。寄浮游之短暂,渺浩浩乎于人间。日月不歇长耀,水不尽于长流。言不得至情而空论,语不入人心而无用。
来到锅炉零米地面干活的地方,苏方达跟吴爱民说,“又来了好多人,都挤着领新鞋新工作服呢,这里的活开始热火起来了。有人说。‘老庄稼人来了,’我看了看被称之为“老庄稼人”那人戏谑玩笑的表情就知道是人们给起的绰号。从那人说的老庄稼人有些肥胖憨厚的样子就知道他身上有多少好奇可笑的故事使人值得揣摩。”
一个在一起干活的铁工听到苏方达提起老庄稼人,他那嬉笑的神情里显然是对老庄稼人深知根底的。
“说说,为什么叫老庄稼人?”在苏方达带有好奇的追问下,那人像讲故事一样向人们讲起老庄稼人名称的由来。
“老庄稼人本名叫黄茂生,是来自西北农村的农民工,除了老实忠厚再没有超人之处。傅铭宇入职北星公司的时候,黄茂生已在北星做临时工,以后便跟着傅铭宇。人们认为对他特殊关照的莫逆之交不过是傅铭宇对待农民独有的情怀,这样说来他也算是无数农民工里的幸运儿。黄茂生向人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他们村里一个老庄稼人的故事,只是人们听完他的故事却没有一点高兴起来的心理,反倒心情有些沉痛。从此人们见了面就问他说的那个老庄稼人后来境况如何。他玩笑地说,你们看看现在的我就知道他以后的命运如何。从此人们便叫他老庄稼人,有人说,老庄稼人讲的故事就是他自己的经历。有人一见到老庄稼人就想起自己祖辈父辈经历的蹉跎光景而痛心。“
“说来听听,到底啥样牵人心弦,惹人向往的故事?”显然苏方达很想从自己不知道的故事里了解一下老庄稼人的由来。那人便学着老庄稼人的口吻接着讲了下去。
“那年,又到交购猪的日子了。知道啥叫交购猪吗?”那人加了一问。
“知道。”
“就凭你这个年纪,生活地区又不像西北那样贫瘠,你知道啥?就算你知道。”
“说吧,知不知道,说说我不就知道了吗?”
“一个老庄稼人跟着同村里庄稼人到公社去交购猪,别人的购猪都捆得牢牢的。老庄稼人怕绳扣系得太死猪会掉称。四个蹄子就绑得松松的。谁知上一个大土坡的时候,躺在驴车的猪先是从胶轮车前面滑到了后面,拉车的驴顿时辕轻就着斜坡给吊了起来。躺在车上的猪也从车上滑了下去,挣脱了蹄子的绳扣。猪顿时有了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老庄稼人可急坏了,这可是自己手掐肚攒花钱买的猪仔,一天天的泔水,粗饲料,细饲料的喂大,一切只为交购猪的时候不亏斤称。谁知这老伙计以为拉它来放生了呢?别人看到,也都停下跑过来帮着抓猪。
“慢点,千万别把它吓着,别让它快跑。”
“咋?你还想让它老老实实等着你去抓?它也知道自己活路的日子不久了,有了机会不赶快跑还?等着去送死?”
别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我是说跑快了会拉屎的,我怕斤称不够就麻烦了。”
“赶快抓吧,要不,到了晌午收购站的人都去吃饭,咱们晚上不知啥时候才回来呢?”
人们七手八脚费了好大劲总算帮着把猪给抓住了。牢牢的绑在老庄稼人的车上。那猪活动了一阵筋骨,极不情愿的哼哼着躺在车上拉了好大的一摊屎,老庄稼人不顾脏净伸手捧过冒着热气的猪屎,对着猪说,“你可真是我的活祖宗啊!到了收购站过完称你在拉,我也对你感天谢地,你说你半路途中拉在车上这算啥。真是没良心的东西,可惜我老婆平日对你的好处。你们看看,这蠢物得有多祸害人,黄黄的玉米面都没消化就拉出来了。这玉米面可是我用老母鸡跟城里吃商品粮的人家换来的,看看磨得多细,人熬粥喝都舍不得,留着喂猪,没想到被它给糟践了。说着话,老庄稼人有些眼泪汪汪,要哭出来的架势。”
“你要是舍不得就吃上两口吧?”旁边一个人玩笑地说。
“你们听听,他说的是啥,让我去吃猪粪。咱们都是庄稼人谁过的啥日子别人还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吗?”那老庄稼人甩掉手里的腌臜,在猪身上狠狠地擦了擦手,又默默地用手背抹了一把脸。对后面赶上来的人说。
“我心疼的不是那些,老话不是有那一说吗,‘天鉴倘不孤,来兹验微诚。’历经几朝几代,到了今天,相信天是不会负人的,今天的付出定会得到好的回报的。为国家贡献再大咱也甘心情愿,我是心疼家里的老小都舍不得吃的粮食让这个祸害给白白糟蹋了。
“别说了,说不定你的这头猪能派上大的用场,拿它为第一炉钢水做庆典呢?”
那人讲完大家都默默地不再言语。
***
“这不,说曹操曹操到,黄茂生来了。”一个个头中等,身材略显肥胖穿着新崭崭连折压印痕都没展开的银白色工作服,戴着泛着亮光的蓝色安全帽,大约五十岁左右的黄茂生朝着吴爱民干活的地方走了过来,因刚才那人已经作了介绍,尽管不曾相识也竟有些熟悉了起来。
“黄师傅,几年不见越活越年轻了,脸也变得白胖了。穿上这身着装简直像新郎官。这里不比国内,有机会到芽笼去逛逛长长见识。”刚刚给人讲老庄稼人故事的那人见到黄茂生,走过几步跟他握了握手,假装做出像某些国家首脑会面时吻脸拥抱的动作,被黄茂生轻巧的躲开了。
“哪里还有那心情?老了,看看这头发白的。”说着话,黄茂生摘掉安全帽,给大家看了看满头的白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