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相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月4日(二)续,新加坡的日子,孙相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赶快把安全帽好好的戴上,这里的安全管理可不是摆设,小心让你尝到钱没赚到就遭重罚的滋味。”吴爱民说完黄茂生客气地说了声,谢谢。
“黄师傅,你说的那个交购猪的庄稼人是不是就是你。”
“是我又怎么了?难道是啥丢人的事吗?”黄茂生接着说,“咱们庄稼人的命虽不值钱,但一餐一饭都是凭着自己的汗水赚来的,没给国家添一点负担。就凭这一点,咱们活得要多坦然有多坦然。”
有人接着说,“即使确有其事,也不至于把庄稼人不堪的形象说得人尽皆知。”
显然,黄茂生对那人的说辞有些不解的愤慨,“你以为这是给庄稼人脸上抹黑吗?庄稼人之所以多苦的日子都能抗得住。那是心里有着感恩的心,心里有一种希望在期待。庄稼人需要的是真诚的尊重,平等的相待。把遭受的苦难说出来没有啥可丢脸的,要那样说庄稼人‘丢脸’的事可太多了,倒是丢了谁的脸?庄稼人即使再怎么着意打扮也难脱掉长期灰头土脸的本色,到了城里除了给人带来嫌弃的眼神哪里还有好的形象。不像城里人天天都能洗澡,有的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脂粉跟香水的气味。有些庄稼人连吃水都困难,身上除了让人讨厌的臭汗再也没有其他。一个人所谓的气质不过是底气的表现,底气源自于财力的铺垫。很多庄稼人一说到财力顿时就蔫头耷脑,矮人一等,似乎有罪在身不敢正视于人,哪里还有活着的底气,更别说气质。不管受多大的苦多大的委屈都忍着憋在心里,就像有人说的,有一种骗人的宗教,说今生受的所有苦难,都是为了下一个轮回能高贵体面的活着。抱着这样乐观的心里感倒也值了。只要永远不醒悟,就永远不为自己卑微感到落寞。
“庄稼人天生就是为吃苦受累而活的,干多累多脏多危险的活都无所谓,心里最受不得的是,遭人家的白眼、脏话,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似的。老一辈庄稼人交农业税、交公粮、干义务工就别说了。让干啥就干啥,无不听从上级命令的。在庄稼人的心里上级命令就是国家的命令。为了国家奉献甘心情愿,在他们心里这绝不是某些人,更不是某个人的命令所能做到的。在庄稼人的心里种地纳税是自古至今的法理,没有人民的税收国家何以养兵,没有坚如钢铁般的国防,国家何以富强。个人力量再小,汇聚在一起都将是不可估量的。但让庄稼人不明白的是,事实明明摆在那里,为什么一说出来,竟会遭到多少人蔑视的目光,甚至还有多少张嘴等着给顶回去。难道以往那些贡献不是值得说出光荣的事吗?历史的大船在水浅河狭风起浪涌的时候需要全民奋力推动才能走出困境。在伟大舵手的引航下,走过去就是广阔的海洋,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世界,即使再大的难处都不会抵挡大船航进的动力。曾经给生活带来的苦难永远留在精神的记忆里难以忘怀。
“人无论到啥时候都不该忘本的,那时人们生活无论多苦都没有任何怨言。除了新中国刚刚初建,伟大的国家处处处在捉襟见肘的局面,最关键的是连伟人都跟人民一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人民看在眼里能不心疼吗?亿万之民岂因伟人一人廉政俭省而见宽绰,伟人以自身廉政俭省而为万万人做出表率,以开万世清美垂范之伟观,使贪利败绩灵魂未泯者愧于伟人爱民如手足的德政而回头。此情何堪,意志充然。在今天孩子连穿过时的衣装都羞于见人的现状,又怎么能理解到人民含泪看到指挥过无数战争的伟人跟人民过一样的生活!不难想到,即使国家再贫穷把伟人的生活条件提高到跟当今富人一样的水平,也绝不会影响到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甚至使人民心里感到好受些。但是伟人心里装着人民,人民没过上好日子,伟人心里不安。跟人民一起同甘共苦,绝不会在任何生活待遇上破格。人民岂有任何怨言,岂有不含泪奋力报答伟人的爱民之心。这就是任何时代都不可能理解的人民为何有着无比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不可理解革命环境无比恶劣的处境下为何取得伟大的胜利的根本;不可理解无论在怎样艰难的处境下也绝不把黑手伸向人民而建立起来的坚不可摧的公信力。
“恩德感化于四方,威力慑服于敌寇。非民心崇敬如神圣,实则日久积压的苦难无所摆脱唯求神圣,而神圣未解丝毫民难倒悬之危机。
“犹如人们可以解决突破科学上一个又一个难以公关的难题,却无法摆脱人事间看似简单实则远比科学难题更复杂的情感围障。关键时刻只有科学才能决定人的话语权,但是科学永远摆脱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犹如人们每天都在严格恪守时间上下班,但不能在工作活动期间把一切都像时间一样做得不偏不倚。做事是受人感情支配的,感情又是最不好拿捏把握的。何况称心偏倚无事生非藐视律法乱常清而搅安平。智虑正业而乏术,私谋利害而多方。
“话说回来,再看看今天的庄稼人都活成了什么样子?一代又一代新的劳力长大了,有点能力的都纷纷逃离了祖辈耕种的庄稼地,跑到城里吃不像吃,住不像住,过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子。到头来连庄稼地都种不了了,城里又没有家,活得还不如以前,那时最起码还有个安定的家踏实的过光景。乡下人越来越少了,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却没了人气。不知庄稼人的娃仔是天生头脑不够灵活,还是从骨子里体质就不够健壮,怎么就活成低人一等的状态。建着世上高贵的屋宇,自己却住着低矮的窝棚,供给人们丰富的食粮,自己却为年年入不敷出而担忧。人人都说庄稼人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但是谁都不愿意做庄稼人。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好的事情人们总是争着抢着去做的。
“还有那些生为英,死为灵万世不朽的英烈,危难时刻毫不顾及惨痛之形体,形藏于地茂生千年苍翠之松柏。万代敬仰卓然如日月闪耀之魂灵。无私的牺牲也没说找谁算算去。谁又是为了名利而牺牲的,对于牺牲的英烈名利又有什么价值。为了名利而牺牲就会待价而沽,一定不是无私奉献受人敬仰的。都说人命大于天,特别是那些为了战争与和平而牺牲,更是无比的崇高,最是永远传扬的,没有那些勇于冲锋,敢于牺牲的勇士,何来国之完整,民之安全。跟那些崇高比起来普通人的那点奉献又算得了什么?何况那时多少做出奉献的人都入土为安了。有人缘何心境窄,诟病过往泄私情。岂不深思再大苦难都能扛,国家初建唯有聚力奋国强。如果人人都能像那时肯于付出、勇于担当,伟大的国家想不富强都不可阻挡!如果没有那些庄稼地里走出的无数英烈,哪里有今天的繁荣昌盛?
“为人祖父者,谁不愿子孙后代秉性忠贞道德能文枝叶昌盛荣光耀达;
为人子孙者,谁不愿祖上仁慈厚爱情善外淑清芳留名福禄恩赐旺族。”
从黄茂生的秉性见解里足见其人之一斑。那个人非但没有被黄茂生的说辞感到折服,反倒义正言辞的说,“又不是你家祖上出过抗敌的元帅,父辈戴着卫国英烈的勋章,动不动就拿使人敬畏的崇高来宣示。”
“这样说就不合适了,没有尊重就没有发扬,没有牺牲就没有兴盛。崇仰英烈,嘉善止恶。善行而崇,恶愧以惧。清明祭之,时常教之,不忘根本,昌运恒久。”
“干活了,那些不是咱们该讨论的,咱们说啥也起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作用。唯有把工程干好才是咱们的根本。”吴爱民说完都跟着默默干了起来。
有人夜不能寐,为那天的闲言碎语思之再三,情不所由,默默言道,
众所奉献,国家兴盛。
日月普照,纷纭同生。
西风如割,草木枯黄。
历雪经霜,松柏苍苍。
不辍耕耘,安然太平。
德不佑人,其才何能?
施仁厚爱,共享天成。
过后,犹觉情思未尽,又吟道,
此生一绿叶,东风生弱芽。
经冬春又绿,更生代新华。
短短暖酷夏,风雨又多刮。
霜至顿换装,西风吹落哗。
朝来朝又去,了却此生涯。
本性是泥土,光鲜莫自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