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天人,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盛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简直不可思议!”

老李张大嘴巴,差点下巴落地。

身旁的管事太监也是一脸惊愕。

他主管火器司多年,别的不敢说,但对于火铳射程还是相当清楚的。

起初并未太在意。

但眼见事实摆在眼前,

朱政寥寥数语,便让火铳的威力迈上新高度!

这位骠骑大将军真是天人啊!

竟对火器如此精通?

“怪哉,实在怪哉!”

老李回过神来,连连感叹道:

“把火药弄成这般颗粒状,竟能有如此威力!

以前咱们怎就没发现呢,这真是……”

说着,他不禁看向朱政,恭敬地弯腰行礼道:

“小老儿无知,不知贵人竟如此精通火器之术,小老儿心悦诚服!”

其他几位工匠也连声夸赞:

“贵人技艺超凡,我等钦佩!”

“骠骑大将军真乃神人!

将火铳威力提升十步,奴才万分敬仰!”

管事太监更是眉开眼笑,谄媚地讨好道:

虽然这是朱政搞出来的成果,但这也算是他的功劳之一,自然有好处可得。

“不过是个小东西罢了,不值一提。”

朱政淡然一笑,摆摆手。

他今日前来是为了燧发枪。

这颗粒化火药的技术,不过是顺便而已。

当下,朱政也不拖延,从管事太监口中得知老李等人是火器司手艺最精妙的工匠后,

立刻取出系统奖励的燧发枪图纸,递给他们。

问道:“你们瞧瞧,能否造得出来?”

老李等人此刻已再无轻视之意,甚至对朱政更加敬重。

看到朱政拿出一张图纸,顿时好奇地围上去端详起来。

下一秒,全都瞪大了眼睛,满脸不信之色!

图纸之上,赫然描绘着一件前所未见的奇异火器,其设计之独特,让在场之人无不咋舌。每处细节均标注得细致入微,仿佛只需依样画葫芦,便可将其复制。

纵使是一名粗鄙的匠人,仅凭此图,亦应能造出此物。更令人惊叹的是,此火器虽与大明现有的火铳构造迥异,却完全具备实现的可能性。老李等经验丰富的师傅只消略作思忖,便已察觉其中的革命性突破。

最令人震撼的是,它并非依赖火绳点火,而是利用燧石撞击金属产生的火星。这一设计辅以巧妙的扳机组件,无疑是一次大胆且卓有成效的革新。若得以应用,必将彻底淘汰传统火铳的所有弊端,堪称跨越时代的杰作。

老李等人对这张图纸爱不释手,神情恍惚间仿若膜拜珍宝。他们激动得全身颤抖,齐声赞叹:“这是无价之宝!”“此构思实属非凡,我辈怎未想到?”“必然可行,稍经试炼即可投入战场,射速、威力、射程皆会大幅提升!”

工匠们顿时议论纷纷,情绪高涨,竟将献图者朱政抛诸脑后,急不可耐地想要动手验证。朱政对此毫不介意,他认为正是这种探索精神推动技艺进步。

身旁的管事太监见状,急忙出言提醒。众人醒悟后,转而恭敬地向朱政请教:“贵人,敢问此新式火器是否出自您手?”朱政笑着回应:“非也,此乃我自海外番人处所得,据说他来自法兰西帝国,那里的火器便是这般模样。”

“法兰西帝国?何方神圣?竟能造出如此利器!”

众多工匠听到消息后,无不震惊,纷纷摇头表示不信。

“这些暂且不论。”

朱政摆摆手,随即神情严肃地追问:

“现在告诉我,这件事到底能不能办成?”

老李等人回过神来,互相对视一眼,急忙点头答道:

“能,不过恐怕耗时颇久。这种燧发枪与我们以往所造火铳完全不同,每个步骤都需要反复试验才能确定。此外,图纸上的那些零件虽小,却远比大件复杂。过去的经验未必适用,必须另寻新法!”

朱政听完并未惊讶,这是常理。每次技术突破都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去完善工艺。若有人声称能轻易完成,他反倒会怀疑。因此,他对老李等人并无苛责,也未催促。毕竟时间充裕,只需让他们放手尝试即可。或许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他随即吩咐管事太监调配所有精技工匠协助他们,人多好办事。

凭借皇帝的旨意与金令,此时在**司,朱政的命令便是圣旨。管事太监立刻遵命行动。

一时间,老李等工匠围绕燧发枪图纸展开热烈研究,时不时提出疑问并热烈讨论。朱政也加入其中,脑海中存储着系统奖励的全套技术资料,俨然是这个时代顶尖的火器专家。然而,他并未直接解答众人疑惑,仅提供了些许思路。即便如此,已足够帮助他们推进工作。

老李等人虽少有学问,不识文字,却一生钻研火器,一点拨便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朱政在**司停留数日,直至老李等人步入正轨,才放心离开。

与此同时,宫中谨身殿内,朱元璋正耐心听取刘和汇报朱政在**司的情况。当他得知朱政发明颗粒化火药,大幅增强火力与射程时,不禁开怀大笑,自豪地称赞道:

“我儿果然聪明,做什么都行,连火器也能造得这般出色!”

朱元璋欣慰地笑了起来。

就在不久前,朱标曾向他提起过朱政提出的士农工商并重之策,当时他并未多想,但现在却突然觉得这工匠着实不可小觑。

若非其他,单是能够研究如何提升武器威力这一点,就能为大明军队带来巨大益处,极大地增强战斗力。无论是对抗蒙元还是其他外族,都能节省不少力气。更让他震惊的是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关系,这似乎成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关键所在。他反复思考,越想越觉有理,对朱政的深远谋划愈发钦佩,对其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更加认可。

然而,老朱深知这种关乎整个明朝发展方向的政策绝不能草率决定,正如治理大国如同烹饪小鱼,必须深思熟虑。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动荡。特别是朱政所言之事,若要真正推行,势必会触犯一大批既得利益者。这一切都需要谨慎考量。并且事情有轻重缓急,在他看来,目前最重要的是确保朱政征讨倭寇顺利进行,建立赫赫战功。待其凯旋后,再顺势宣布朱政的真实身份,并确立其皇太孙的地位,稳固权力根基。这才是当务之急。只要这件事办妥,其余事宜便可从容应对。

老朱暗自思索时,刘和则汇报说朱政正带领**司的工匠们研发从法兰西传来的新型火器。老朱心不在焉地听着,并未太放在心上。他虽重视火器,但并非专家,认为所谓的燧发枪不过是对传统火器的小幅改良罢了,未能察觉到燧发枪背后的重大意义。于是他笑着挥了挥手说道:

“这孩子总有些新奇的想法!传我的旨意,**司上下都要听从他的指挥。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必须全力配合!另外,所有火铳、火炮都要优先供给他这次征倭行动。跨海作战路途遥远,能带上的装备尽量多带些,越多越好,且必须是最好的!若有谁制造出什么导致炸膛的劣质品影响战事,我就摘了他的脑袋!”

“遵命!”刘和立刻答应,随即悄然退出。

老朱心中依旧盘算着朱政此次出征日本是否还有什么疏漏。这一刻,他就像一位即将送别子女远行的父母,仔细检查行囊,生怕落下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家妻钟小艾,我祁同伟真不想进步

小刘封号

九洲神纹

碳烤串烧

快穿:渣女她宠夫宠疯了

梦逸尘

都24年了,凭啥我穿木叶没系统

仰望星星的孩子

佃农修仙传

如果可以修真

柯南:画风不同请不要强行融入

月文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