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活人填河堤
二七塔下胶底布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2章 活人填河堤,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二七塔下胶底布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车把式、“李二代”、江河、小伍子半截身子泡在泥水里奋力推车,
但后面的盐车就不行了,车载过重,“李二代”帮着推车时一头栽倒在盐袋堆里,咸涩的颗粒钻进嘴角,咸涩蜇得他只咧嘴,车把式扯着嗓子喊:“卸货!全他娘卸了!”三十斤重的盐包砸进泥水,溅起的浊浪里浮着半只泡胀的死雀。
待到望见凤翔城头的残旗,日头已沉到西山背后。老杨摸出酒葫芦灌了一口,哑着嗓子笑:“这趟够本,车轮没散,人没喂了狼。”月光下,马车厢外糊的泥浆正簌簌剥落,像褪下一层腥臭的皮。
挣了一天的命,所有人觉得半条命都没有了。
车马店里,胡乱擦抹了身子、胡乱吃了东西、胡乱在大通铺上躺下。
却听几个车把式庆幸:“这趟不错,没碰上王小鬼的人马!
江河好奇,随口问了一句:“几位老哥,王小鬼有多厉害?”
“哧!”一个车把式对江河的孤陋寡闻很是不屑。
另一个年长的接过话:“咱们这几天走的地界,一直到接下来到宝鸡的地界,王小鬼就是这片天底下的皇帝,你是外路人,最好祷告别碰上他的人马。
我们都是苦哈哈,算是这条道上的熟客,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大难为我们,但你们就不一样了,有没有钱先不说,担指定比我们有油水,娃子,听着叔一句话,真碰上他们的人,甭吵甭犟,求告着他们饶你们一命就行了!”
接着,一众车把式开始给江河他们这些外路人讲王小鬼的前世与今生。
王小鬼原名王西省,光绪二十八年出生于宝鸡县八鱼原姚家沟的一个贫苦家庭,年景不行,他才几岁时娘就饿死了,他爹就带着他四处要饭。
出身贫困、幼年丧母,父亲斗大的字儿不识一个,除了汗珠子掉地上摔八掰儿,累死累活地在土里刨食儿,无一技之长。
——有的人这辈子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有的人生出来就是职业的要饭花子。
王小鬼打有记忆开始,满眼都是大写的穷:天灰蒙蒙、地灰蒙蒙,家雀都饿得头发蒙……
六岁上,又赶上了一个大的灾荒年。
这年夏天,宝鸡这地界连降暴雨,渭河决堤,淹没农田数十万亩,百姓的居所房倒屋塌;河水泡烂了龙王庙的门槛,泥浆裹着死鼠的腐尸淤在街心,淤成一道发黑的咒印。这水来得邪性——往年暴雨十日便退,如今却像被厉鬼拽住了河床,积月不退。淤泥里钻出成群的红头蝇,嗡嗡声稠得能织成裹尸布。老郎中蹲在屋檐下熬艾草,烟还没散开,就被潮气摁回药罐里。
疫是从东巷开始的。先是王铁匠家的娃儿高烧说胡话,指着头顶喊“绿眼睛的鸦在啄梁”;接着卖豆腐的刘婶浑身起紫斑,溃烂的皮肉里渗出黄水,腥得像沤了三个月的鱼肠。更邪门的是西头土地庙:洪水漫过神像的腰,泥胎竟裂开一道缝,露出里头半截发霉的绢帛,写着“xx年水瘟至,人畜不留”。
人们夜里总能听见咳嗽声,一声叠一声,像是河底的冤魂在学人喘气。有人瞧见上游漂来口棺材,盖子被水泡得翘起,里头躺着具穿官服的骷髅,胸口别着生锈的“防汛督办”铜牌。更夫老周头说,这是前清治水贪官的怨灵作祟,“它嫌当年捞的银子不够,如今要拿活人填河堤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