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广11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知易行难,知我,则我,修仙修傻了,普广111,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子依旧神态悠然,轻抚长须,开始讲述道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怡宝率先发问:“老君,您说您的话很容易知晓,也很容易施行,可为何天下人却都不能理解,也不能去践行呢?这是为何呀?”
老子微微叹息道:“世间众人多被欲望与表象所迷惑,心浮气躁,难以静下心来领悟这质朴之理。吾之所言皆有所依据,行事亦有准则,可众人因无知,便不能理解吾之深意。就如同在繁华闹市中,众人只追逐那绚烂的光影,却忽略了脚下坚实的道路。昔时,有智者指明那清正廉洁、与民休戚之途,然为官者多被权势财帛障目,不肯遵循,终致乱象丛生。这在修行之途上亦是如此,大道就在眼前,它存在于日常的一饮一啄、一呼一吸间,可修行者往往被功法的炫酷、境界的高低等表象所惑,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而忽略了修行的本心与根基。真正的修行,应是从内心的宁静与自省开始,而非盲目地追求神通与虚名。修行者需怀有空杯心态,摒弃成见与傲慢,无论自身资质高低、过往经历如何,皆以一颗纯净之心去接纳道的教诲。然而,多数修行者难以克服心中的急功近利,总是妄图一蹴而就,这种浮躁心态如同迷雾,遮蔽了他们通往真正修行之路的视线。”
小普若有所思后说道:“老君,那‘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不是说能理解您的人稀少,能效法您的人就更为难得了?这又为何会如此呢?”
老子点头道:“正是。大道至简,却因与世俗之欲相悖,众人难以割舍私欲,故而能知晓吾道之人寥寥。而能真正以道为则,践行于生活诸事之中者,更是难能可贵。仿若明珠蒙尘,能识得它璀璨光华者少,能将其擦拭洁净、奉为珍宝者更少。古之圣贤,常独守正道,虽遭世俗不解,却依然坚守,如那出淤泥而不染之莲花,此等品质方为珍贵。于修行而言,能洞悉修行真谛者,需穿透层层迷雾,看破功名利禄对心灵的枷锁。而能依此真谛修行者,更是要在漫长的岁月中,抵御无数的诱惑与干扰。比如在修炼心性时,需克服嗔怒、嫉妒、贪婪等负面情绪的侵蚀,这是一条孤独且艰难的道路。修行者在这条路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一旦发现杂念滋生,便及时以道心加以克制。同时,又需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因一时的挫折或停滞而灰心丧气,始终坚信只要坚守正道,必能在修行的漫漫长河中有所收获。唯有如此坚定者才能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达到更高的修行境界。”
怡宝眨着眼睛好奇地问:“老君,那‘圣人被褐而怀玉’是说圣人外表穿着粗布衣衫,内里却怀揣着美玉吗?这只是一种表象的形容,还是另有深意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