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章 帝心感其类,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帝心感其类
帝心感其类</p>
但在满怀感恩的同时,贾琮的心中也不免升起疑窦。</p>
其实这种隐约的疑窦,并不是今日才有的,早在两年前柳静庵突然举荐他入青山学院读书时,他便产生过疑问。</p>
因为在那之前,他和柳静庵之间,只在楠溪文会上有一面之缘,之后他便突然举荐自己,入天下上了三份,一份弹劾违矩启动大慈恩寺营造,另外两份弹劾他昏聩庸碌,才不配位。</p>
一旁赵崇礼也忙上前道贺,贾琮能拜在柳静庵门下,他也极高兴,说不得贾琮的身世之忧,就此会有转机。</p>
贾政更是欣喜万分,我贾家竟也出了位文宗弟子,快哉!</p>
不外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些人还在试图劝阻皇帝为生母安灵建寺。</p>
……</p>
没过多久,贾琮被文宗柳静庵收为入室弟子的消息,飞快在贾家传扬开来。</p>
内侍副总管郭霖,手捧着几份灰白封皮的手札,快步走进大殿。</p>
这两日都是阴天,外头日光寡淡,使空旷的乾阳宫中添了几分晦暗阴沉,刚过去晌午,内侍就已在大殿中点白蜡。</p>
这几份奏章都被嘉昭帝留中不发,抛在一边。</p>
以往嘉昭帝对着这个陈敏言毫无印象,其实也不算奇怪。</p>
“启禀圣上,中车司最新上报的密劄已到,请圣上御览。”</p>
甚至还让郭霖从礼部调来监察御史陈敏言的档案。</p>
贾家那些或捧高踩低,或冷眼看戏的诸多嘴脸,一时之间又有些无所适从了。</p>
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一共有几十人,皇帝那里哪能都记得。</p>
昨日朝堂上监察御史上奏要罢黜贾琮院试案首之名,嘉昭帝让礼部复核贾琮出身底细,再行定夺。</p>
亮晃晃的烛光中,嘉昭帝正在批阅御案上堆积的奏章。</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