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章 帝心感其类,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周宫城,乾阳宫。</p>
古人之所以称入室弟子,那是一种几乎等同于血脉子嗣的师生关系,只有真正的入室弟子,师傅才会引见家中内眷子弟。</p>
这两日朝中有几位文官上了奏折,为今科院试案首贾琮开脱,言贾琮乃青山书院翘楚,才华出众,其出身瑕不掩瑜。</p>
这几位文官当年都是科场精英,奏章写得引经据典,文采斐然,嘉昭帝倒是饶有兴致细读了一遍。</p>
但那日朝堂上陈敏言请奏罢黜贾琮功名,言辞刁钻,理据诡异,咄咄逼人,让礼部左侍郎郭佑昌都有些词穷。</p>
倒是嘉昭帝记住了这个人,如果陈敏言是借贾琮之事邀请名望,他也算成功了。</p>
只是被皇帝记住你,也不一定就是简在帝心。</p>
一个院试案首,在每日面对满堂朱紫,胸怀万里江山的九五之尊眼里,不过是个不足道的小人物。</p>
正常情况下,这样一个只是出彩些的秀才,是不会被都察院这种清贵衙门关注。</p>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引起如此轩然大波。</p>
先是有数十名院试童生,光天化日之下,聚集礼部衙门,群情汹汹,举告案首出身低贱,名不副实。</p>
所左右。</p>
身为君王,最忌讳的就是被臣子蒙蔽利用!</p>
他翻开郭霖呈上来的皇太后那一丝隐晦难言的隔阂,便是从那个时候生出的。</p>
如今他君临天下,富有四海,想起一生最快乐无忧的时间,竟然是孩童时刻,母子见面不相识的那些时光。</p>
那个在景秀宫里一年年变老的美丽女子,到死的那天,都在盼望能日日陪在他的身边。</p>
这已经成了嘉昭帝心中挥之不去的隐痛和心结。</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