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0章 永镇有奇谋,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毕竟这样的事有些不合常理,世人皆不知,唯独你可以了如指掌,没有一个合理解释,已几近妖异诡道之流。</p>
这世上的邪教妖异之术,可是官府和民间人人喊打的,如果被人往那个方向曲解,说不得会给自己招来祸事。</p>
所以自从贾琮展示火器专长,心中便早有了一套可以解释的说辞。</p>
虽然面对自己尊敬的师长,不过这也不算欺骗,谁让自己有这么奇怪的来历。</p>
“老师有所不知,我小时家中父母不喜,我在家也呆得闷气,从族学放课后经常一个人去南市玩。</p>
意外认得几个西洋教士,听他们说起西洋火器奇异威力,这才有了些认识。</p>
后来南下金陵途中,我在宝应认识了一位西洋名士德尔罗,此人极精通西洋格物之学,我与之深谈之后。</p>
与此道更是深有感触,后来在金陵为宁王行在属官,查抄了一批火枪,弟子接触一番后,常有思虑琢磨。</p>
所以对火器就有了不少奇论怪想,其实也当不得什么。”</p>
柳静庵听了心中不免有些讶异,自己这弟子原来对火器早有认知,不过听他的话,他接触到的并不算精深。</p>
却被他触类旁通,生生琢磨成专攻之学,坐上了火器监正的位置,这等资质未免太过人些</p>
虽然心中有些怪异,但也不在这上面深究,也只能以贾琮天赋异禀来解释了。</p>
……</p>
“此次你跟随去北地巡边,也可开阔眼界,知晓北地风物人情。</p>
女真虽然骁勇,但是难成合势,如今朝廷大肆征调粮草物资,必定要对女真用重兵,平定女真之乱,不过时间问题罢了。</p>
只是女真之祸,一向反复不定,今岁平定,明岁复生,冤生孽结,战乱不休,虚耗国力,从无一劳永逸之法。”</p>
柳静庵说到这里,颇有些唏嘘。</p>
女真人骁勇善战,胜时突袭,败时隐于白山黑水之间,杀之不竭,除之不尽,大周历代君主都无永镇良策。</p>
贾琮说道:“其实要永除女真之乱,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需要的时间稍微长点,事情做得繁复一些罢了。”</p>
柳静庵听了眼中一亮,他是素来知道贾琮的才智,常有新奇精辟之论。</p>
“琮儿说来听听。”</p>
贾琮说道:“老师,其实辽北之地,也是我大周的国土。</p>
但大周骨子里视女真为异族顽劣,对女真重羁縻之政,而轻怀柔之策,实有不足之处</p>
分封卫所,让他们各自为政,甚至制造事端,让他们彼此征战厮杀,消减其势,使其无力对抗大周。</p>
但我常听人讲起,大周对与女真的边贸,控制极严,对流出物品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严格规定。</p>
而负责边贸的边官,对女真人行克扣掠夺之事,更是非常普遍,使女真人生计日益困顿,对大周自然怨怼积累。</p>
女真中但凡出现几个才智勇武之人,为了个人野望,稍加利用挑动,就等掀起战乱。</p>
历朝历代,但凡还会生出民变民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吃不饱肚子,被人利用,铤而走险,女真战乱大抵如此。</p>
要想除女真之祸,以琮所见,不外乎四件事……。”</p>
柳静庵听贾琮对女真之事,说得条理清晰,而对根源的解析,着实有些发人深省,不禁勾起了谈性。</p>
“琮儿伱说说是哪四件事。”</p>
贾琮说道:“明义,杜绝歧视女真边民,开启民智风向,加速两族血脉交融,如此不用五十年,谁还分得出何为汉民与女真!”</p>
贾琮说的头三件事,已让柳静庵有茅塞顿开之感,他是一代文宗学圣,其见识自然是极高的。</p>
但他毕竟被时间局限,视野总有不到之处,不像贾琮那样,出身实在太过诡异,被后世信息熏陶出一肚子惊世骇俗。</p>
但当他听到贾琮说的第四件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比起前面的斩首、教化,这最后一法才是真正釜底抽薪。</p>
甚至对心怀仁厚的人来说,这第四法都有些恶毒,那可是真正灭其血种!</p>
但是,如果花上五十年,行此四法,多半就能永镇北疆,总比每年往里面填人命和钱粮强上百倍。</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