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书,修国史,紫金光禄,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拜相,吏部尚书,修国史,紫金光禄大夫

在制科完成后,十月下旬,李隆基就启程前往骊山离宫。</p>

为时两年多,离宫新一轮的建筑,已经完成。</p>

由于恒古不变的温泉,周、秦、汉,都在骊山建筑离宫别苑,作为皇帝的温汤避寒之所。</p>

周幽王在此修建“骊宫”,秦始皇建“骊山汤”,汉武帝建“汉骊宫”,太宗皇帝的“汤泉宫”,高宗皇帝的“温泉宫”。</p>

从天宝四载开始,李隆基为讨杨玉环开心,依骊山山势大兴土木,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并修建了登山路和通往长安的复道。</p>

于今年天宝六载八月,李隆基取左思《魏都赋》中“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将新宫命名为“华清宫”。</p>

也就是说,今年的温汤,是李隆基的猛将,他认为这些人会无比忠诚。</p>

一个萝卜一个坑,李隆基又问其他有没有可提拔的。</p>

李朱师任河西都知兵马使,李广琛任赤水军大使。</p>

车神塞任临洮军大使。</p>

安重璋任积石军大使。</p>

辛云京任陇右都知兵马使。</p>

荔非元礼任武宁军使……</p>

都是一些顺利顺理成章的升迁。</p>

大军使成都知兵马使,中军使成为大军使。</p>

李广琛和车神塞都升上去,张兴为临洮军副使,兼陌刀将,手下还有左右陌刀将各一人。</p>

其他的几个空缺的军使,都由军功者递升。</p>

李瑄还请车神塞为关西游弈使。</p>

讨击使不再设。</p>

李瑄与李隆基在炉火前谈论一个多时辰,在下午的时候,李瑄回到骊山的宋国公府。</p>

李隆基又在华清宫下送李瑄一座府邸,为天水王府。</p>

李瑄在骊山果园附近还有一座大府邸,但那里距离华清宫有一定距离,不方便上朝。</p>

回到宋国公府后,李瑄很镇静,他没有向李适之说。</p>

聊了一会,就回到李适之为他准备的房间休息。</p>

李适之以为李瑄三个月的巡察太累了。</p>

确实累。</p>

但李瑄早睡是想将精气神调整到最巅峰。</p>

一夜无话,只能听到风吹和雪落。</p>

翌日,天色还是黑暗,但一夜雪花落,使整个华清宫内在围墙,都一片银装素裹。</p>

文武大臣们从山下宅院中出来,驾车向华清宫而去。</p>

一个个在车内冻得直哆嗦。</p>

李瑄和李霅同车。</p>

“在华清宫确实没有长安舒服啊!”</p>

李霅搓着手向李瑄感慨道。</p>

“是麻烦一些。”</p>

李瑄笑着回道。</p>

皇帝是舒服的,那飞霜殿内,有温泉水环绕,下雪的时候热空气上升托住雪花不下落,就像大殿顶上浮起一层白霜。</p>

还有杨玉环那样的美人陪伴,可以想象冬天得多舒服!</p>

在内宫,有专门为大臣们准备的沐汤之地,但得李隆基允许才行。</p>

“这衣袍还是有些薄了……”</p>

李霅能感受到今年的冬天出奇的冷。</p>

十年都没有如此冰寒。</p>

“待陇右的棉花运送回来,我为父亲和兄长制作冬衣。”</p>

李瑄摸了摸李霅的朝服。</p>

想着陇右的棉花早已收成,公输青子教授的士兵,已经掌握弹棉花。</p>

李瑄早就通知,如果地方营田的棉花收成,就通过河西转运,运送一批至长安。</p>

“棉花有那么神奇吗?”李霅颇为好奇。</p>

“是的,木棉与棉花相比,不值一提。甚至皮毛都不如棉花舒服,能御寒。”</p>

李瑄向李霅回答道。</p>

“为兄我拭目以待。”长安的冬天还有很长,李霅很期待,又道:“朝会快点结束,就能围在炉火前。”</p>

“今日朝会时间,一定漫长。”</p>

李瑄向李霅道,意有所指。</p>

在华清宫,李隆基恨不得不上朝,平时朝会也是尽快的完成。</p>

大臣们也方便,在华清宫不需要进行朝礼。</p>

李霅还不明白李瑄今天就要达成自古华夏人梦寐以求的事情。</p>

到达华清宫的山下后,文武百官们下车步行上山。</p>

山路的雪早已被宫人清扫干净。</p>

在天微微亮的时候,大臣们拾级而上。</p>

有的大臣还不知道李瑄已经从河东回来,看到一袭紫袍的李瑄,觉得十分惊讶。</p>

在去朝堂的路上,李瑄一改往常,没有和谁交谈。</p>

只是和李霅、李季卿、李琅一起,默默地到达半山腰。</p>

李瑄的三兄李琦还在长安,他要辅助京兆尹处理长安事务,这段时间不用参加早朝。</p>

华清宫上朝的地方有两个。</p>

分别在津阳门外的左右,为左朝堂和右朝堂。</p>

左右朝堂的侧翼,分别有一座弘文馆。</p>

今日朝会的地点为右朝堂。</p>

文武百官在雪中等待监礼官宣布入朝。</p>

“铛铛铛……”</p>

钟声敲响,伴随着监礼官的唱籍,文武大臣们进入右朝堂。</p>

此时,天正好亮。</p>

大臣们找到自己的坐席,等待李隆基驾临。</p>

那些闲官想着上早朝后,赶紧回家,在房屋中更为暖和。</p>

即便还要去各衙门办公的官吏,也想着自己的办公地,火炉通红。</p>

右朝堂上空旷,非常冰冷。</p>

朝臣没有穿鞋,脚冻得发麻。</p>

“此河东行天水王有所收敛啊……”</p>

“天水王只是没握到太多把柄而已。他不会无缘无故去抓人。”</p>

“中秋夜宴的《水调歌头》太惊艳了,三个月来无人模仿。希望天水王还能写出类似的词来。”</p>

“是啊……王维、李白一样的才华。况且天水王是韩信、白起那样的将领,又有项羽、冉闵一样的勇武。”</p>

“天水王应该知道野无遗贤之事,他会如何看待呢?”</p>

“有什么办法,事情已经成定局!”</p>

“不知天水王什么时候拜相呢?”</p>

“应该是明年回长安吧!”</p>

在圣人驾临前,大臣们在私下议论纷纷。</p>

从中秋夜宴,到拜相之事,都有人交头接耳议论。</p>

李林甫面色凝重。</p>

他知道李瑄拜相是木已成舟,但他想知道新法是什么?</p>

哪怕他用野无遗贤的马屁拍得李隆基赏心悦目,李隆基也未告知李林甫新法的内容。</p>

这是首席宰相的失败!</p>

野无遗贤虽然让李隆基更信任,但一些准备向李林甫靠拢,去对付李瑄的官吏,止住脚步。</p>

他们知道李林甫还在玩弄权术,他们要看看新法是什么,再考虑要不要与李林甫联合。</p>

“陛下至……”</p>

监礼官喊了一声。</p>

一袭通天冠冕的李隆基在执扇宫女的拥护下,来到龙榻前入座。</p>

高力士等宦官趋步跟随。</p>

“拜见陛下!”</p>

文武百官起身拜道。</p>

“众卿平身!”</p>

李隆基抬手。</p>

如果仔细看的大臣,会发现李隆基今日的状态不一般。</p>

他精气神饱满,目光炯炯有神。</p>

在这寒冬内,平时李隆基上朝是要求速战速决的。</p>

更何况现在外面还下着雪。</p>

“谢陛下!”</p>

文武百官落座。</p>

左右宰相依旧开始向李隆基禀告中书门下日常事务。</p>

文武百官也没有什么要启奏的,不到半个时辰,似乎就可以下朝各回各家了。</p>

就在大臣们以为高力士要喊“退朝”的时候,李隆基直起身板,向诸位大臣说道:“右相、左相、皇甫尚书,即今日起,免去天水王朔方、河东节度、支度、营田、采访、押蕃大使。免去天水王河西、陇右营田、支度、采访、押蕃、盐铁、讨击大使。免去天水王三受降城绢马互市大使、赤水军大使。免去天水王御史大夫,右羽林大将军,判武威郡职,西平郡都督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亮剑:我杀敌能爆航母

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你管这叫创业?

大一大夫

慢性齿痕

红牛地瓜

七零军嫂狠又媚,京圈首长受不了

就是艾米呀

无情道不一直是合欢宗热门选题吗

陆啾啾从不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