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书,修国史,紫金光禄,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水王今后遥领河西、陇右节度使之职,不涉军权。”</p>

此言一出,群臣皆震。</p>

一下免李瑄如此多使职,仿佛在处理李瑄一样。</p>

但大臣们都知道,这绝对不是惩罚,而是授予更大的使命。</p>

李瑄要被拜相了!</p>

他们明白迟早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p>

及冠拜相!</p>

文武百官见证一个时代!</p>

文武双全的李瑄成为朝堂上最璀璨的星辰。</p>

李林甫握住拳头,早已有心理准备,可他的心依然怦怦直跳。</p>

小贼啊!</p>

他们终于同入中书门下堂了。</p>

“河西节度副使安思顺,忠贞勇猛,屡立功勋,特提拔为朔方节度、营田、支度、押蕃大使,三受降城绢马互市大使,授灵武都督。其余勋爵职事官不变……”</p>

“……提拔高秀岩为河东节度、营田、支度、押蕃大使,授雁门都督……”</p>

“提拔王难得为陇右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营田、支度、押蕃大使,西平郡都督……”</p>

“提拔哥舒翰为河西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营田、支度、押蕃大使,武威郡都督……”</p>

⊙тt kǎn ⊙c○</p>

在朝臣心思各异的时候,李隆基又一口气提拔四名边帅。</p>

李瑄目前遥领两镇,这是一种极大的殊荣。</p>

而四镇主帅,尽是李瑄麾下,也代表着李瑄的威望。</p>

文武大臣甚至还无法去反驳。</p>

因为除了安思顺、王难得、哥舒翰、高秀岩,没有更合适的位置。</p>

他们跟着李瑄,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总不能将他们剥夺。</p>

况且任节度使,本就是皇帝决定的。</p>

宰相都无权反驳,除非皇帝开口让宰相建议贤能。</p>

“啪啪啪……”</p>

在李隆基任命完成后,朝堂一时沉默,李瑄率先以笏击掌。</p>

李瑄的兄长,依附李瑄的大臣如杨慎矜、杨璹等人也纷纷击掌。</p>

作为兵部尚书的皇甫惟明同意,因为圣人提拔的高秀岩、安思顺、王难得也都是他曾经的属下。</p>

裴宽紧接着同意。</p>

随着李林甫的击掌,全场一片掌声。</p>

如果反对,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没有理由而胡搅蛮缠,会惹怒李隆基。</p>

当板笏声音全部落下,文武百官,无一不屏着呼吸。</p>

冰冷的宫殿,似乎变得不再寒冷。他们的心或郁闷、或火热,或迷茫……</p>

圣人免去李瑄的边帅职务,又免去李瑄御史大夫,明显是要给李瑄加职务。</p>

御史大夫是从三品。</p>

现在左右相都在,圣人明显没有产生罢相的心思,否则在李瑄免职之前,就会罢相。</p>

六部尚书只吏部尚书缺席。</p>

倒是中书侍郎,尚书左仆射还可以任命。</p>

因为李瑄一定是要加衔的。</p>

“天水王李瑄。从天宝二载从军,救边民性命,先后经历丰安城之战,贺兰山之战,擒突厥可汗、拔悉密可汗,擒海贼吴令光,积石军之战,漓水之战,苦拔海之战,青海千里奔袭大战,白亭海之战,九曲大战,大非川大战,擒吐蕃赞普等,大小战斗过百,皆以低微的损失,不耗国力胜战,古代名将,无可比拟……”</p>

“天水王又在长安连破大案,献理财之策,惩治地方不法豪强,巡视地方,宣传仁孝,此乃宰相之才也!”</p>

“天水王虽二十岁,却才华横溢,诗词大成,将来可以领袖文坛也!”</p>

“克己奉公,刚强果毅,如美人香草,万古流芳……”</p>

“拜李瑄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摄尚书左仆射,兼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授紫金光禄大夫,加常平新法大使。其余勋、爵、差遣官不变。”</p>

李隆基一番长篇大论的铺垫后,正式宣布李瑄拜相。</p>

成为封王的宰相。</p>

众人皆然。</p>

之前有猜测李瑄会任吏部尚书,但也有人不信。</p>

毕竟吏部尚书自李林甫卸任后,再也没有人担任。</p>

吏部是六部之首,兼以使职,就有实权,可以考公天下官吏。</p>

宰相兼任,权职更重。</p>

又有尚书左仆射加重地位。</p>

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上是“事,深感责任重大,必将不遗余力,上不负陛下,下不愧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李瑄在大殿的中央,向李隆基一拜。</p>

这一拜后,意味着李瑄正式成为宰相!</p>

现李瑄的官职为:</p>

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摄尚书左仆射,兼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领河西陇右节度大使、常平新法大使、天下迁民大使、纠婚使、慈幼堂使、陇右群牧大使、河西长行转运大使、黄河转运大使,授紫金光禄大夫、上柱国,封天水郡王,实封一千五百户。</p>

今后,李隆基一定还会李瑄加其他的使职差遣官。</p>

“李相平身,以后入中书门下堂参与军机,朕期待你能为国家献出更多良策。”</p>

李隆基抚摸着胡须,然后向众多大臣说道:“李相今日正式上任,拜相宴会待雪过天晴后举行。”</p>

按照惯例,拜相过后,就要举宴庆贺,昭告天下。</p>

毕竟拜相是国家大事,若是以前,拜相需要国君向丞相行拜礼。</p>

现在皇帝用一场宴会,表达对宰相的尊重。</p>

“恭贺李相!”</p>

大臣们不论心中怎么想,必须在李林甫和裴宽的带领下,起身恭贺,以回应圣人的选择无比英明。</p>

李瑄再次向李隆基一礼,然后对前后左右的文武百官各行一礼。</p>

最后,李瑄回到座位之上,百官重新落座。</p>

“启奏陛下,臣有疑问。不知常平新法大使,是何差遣官职?”</p>

礼部侍郎达奚珣出列向李隆基问道。</p>

朝会还没有结束!</p>

“李相,你趁此时机,告知大臣们何为常平新法。”</p>

李隆基向李瑄吩咐道。</p>

很明显,常平新法大使,是主持常平新法的官职。</p>

“遵旨!”</p>

李瑄再次出列,向文武百官阐述常平新法。</p>

文武百官面容凝重地倾听。</p>

李瑄先是向文武大臣说明大族豪强的土地兼并,对百姓的危害,无数百姓卖儿鬻女,自身也沦为农奴,就是因为没有一时应急的粮食……最终,李相向文武百官说道:“以常平粮食的基础上,折算本钱,以一成利率折给百姓,救助那些贫困的农民,以防止他们成为农奴。”</p>

“诸县粮食放在粮仓中,只会生出老鼠和硕鼠。不如将粮食借给百姓,如此国家可以凭借利息富足,百姓也可以渡过难关。”</p>

李瑄用老鼠和硕鼠比喻。</p>

老鼠指的就是普通的老鼠,硕鼠是横征暴敛的贪婪官吏。</p>

粮仓虽是重地,但监守自盗的官吏绝对不会少。</p>

当李瑄的“常平新法”宣布以后,沉默良久的朝堂,响起一道道惊声。</p>

这道消息,犹如平地起惊雷一般。</p>

大族与许多官吏都有姻亲关系,常平新法一出,堵住豪强大族土地兼并的道路。</p>

别看公卿大臣们整天喊口号“抑制兼并”,谁又会真正去实施呢?</p>

李瑄这一拜相,就要举世皆敌吗?</p>

许多大臣的脸色无比难看。</p>

常平新法,一眼能看出是为国为民的好策略,但却难以让人喜欢。</p>

“常平新法可使百姓青黄不接时,得官府钱谷相助,免受豪强之剥削。民得其便,国得其利。诸卿要配合李相推行至四海,解天下之急……”</p>

李隆基配合李瑄,把常平新法当成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p>

他要着力推行,如果按照理想化的发展,不需要几年,天宝的国力就会远胜开元。</p>

“啪啪啪……”</p>

李隆基话音落,李瑄第一时间以笏击掌,表示圣人之言英明。</p>

这次配合李瑄掌声的人少了不少,兹事体大,也只有亲兄弟会无条件支持李瑄。</p>

还有就是杨慎矜、杨璹这种李瑄的爪牙,以及李瑄的铁杆支持者。</p>

“啪啪啪……”</p>

大诗人王维击掌,他已经决定支持李瑄。</p>

因为常平新法按照理想化,绝对是顶级计策。</p>

诗人不缺理想,很快,韦述、崔颢等诗人点头支持。</p>

李岘手中持笏,他仔细思索常平新法的利弊,最终击笏迎和李瑄。</p>

裴宽在皱眉想此新法的可行性。</p>

他总感觉这个常平新法会出问题。</p>

因为执法者是人,而豪强大族在地方影响力那么大,再加上利令智昏的官吏们。</p>

很可能把好事办砸。</p>

裴宽和李瑄没有仇怨,但他有老辣的政治手段,单纯地认为此常平新法难以实现,推行下去,弊大于利。</p>

而以笏击掌的人连四分之一都没有,让李隆基的面色僵住。</p>

一个法令没有多数宰相支持,又遭受大部分官吏反对,对皇帝来说非常难办。</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亮剑:我杀敌能爆航母

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你管这叫创业?

大一大夫

慢性齿痕

红牛地瓜

七零军嫂狠又媚,京圈首长受不了

就是艾米呀

无情道不一直是合欢宗热门选题吗

陆啾啾从不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