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5章 安禄山称帝,哥舒翰出潼关,突袭长,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安禄山称帝,哥舒翰出潼关,突袭长安
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p>
李瑄拜相之前,已经料到会有昔日的麾下在今日挡住他的去路。</p></p>
“他杀了乌帅!”</p></p>
乌怀愿的亲卫见乌怀愿身死,立刻就要拼命。</p></p>
主帅死,亲卫斩,这是铁律。</p></p>
哪怕乌怀愿不得人心,也不会亏待保护身家性命的亲卫。</p></p>
“慢!”</p></p>
“乌怀恩已死,当迎接李帅入凉州城主持大局。尔等不必为乌怀恩都付出生命。”</p></p>
这名杀死乌怀恩的衙将举枪大喝道,让他们不要再做无畏的抵抗。</p></p>
在这种情况下,亲卫并不会因为乌怀愿死而株连。</p></p>
抵抗才会没有活路。</p></p>
这名衙将名安太玄,年少的时候就做过李瑄的亲卫,可惜是李瑄在河陇时最后一波亲卫,没有立下功绩。</p></p>
安太玄是李瑄爱将安重璋的堂弟。</p></p>
和安重璋一样,安太玄善骑善射,多谋善断,并处事果决。</p></p>
而且安太玄的父亲、伯父、叔父等都在陇右牧监担任官职,为大唐养马。</p></p>
他们精通养马之道,为大唐牧监繁荣呕心沥血。</p></p>
使乌怀恩放下戒备,饮恨当场。</p></p>
安太玄的一声高喝,也让城楼上众多士卒反应过来。</p></p>
他们将自己的长枪、弓箭,对准乌怀愿的亲卫和亲信。</p></p>
这使得乌怀恩的亲卫、亲信止住脚步。</p></p>
好生恶死,人之常情。</p></p>
更何况死在城墙上,没有任何意义。</p></p>
“铛铛……”</p></p>
在一阵凝重的气氛后,乌怀恩的亲卫放下兵器。</p></p>
一些将士终究未拔出腰间的横刀。</p></p>
“……怎么能这样呢?河陇的将领,难道没有家人居住在长安吗?”</p></p>
武威郡长史贺仁见赤水、大斗军放弃抵抗,顿时对这些士卒大声喝道。</p></p>
他和李瑄没有瓜葛,是杨国忠提拔的他。</p></p>
贺仁自认为是朝廷的忠臣,可以像张介然、崔玉诐一样城破而死。</p></p>
他没想到河陇摘句,凭这本事不能立功。</p></p>
李瑄很少任命文人为将,段秀实是例外。作为李瑄青睐的儒将,段秀实在军营中静坐一夜后,终于对李瑄的使者有答复。</p></p>
他选择相信李瑄!</p></p>
他深深的明白,自李瑄踏入玉门关,收河西兵以后。就没有人能阻挡李瑄向长安进发。</p></p>
其他的将领,有的出于对李瑄的敬拜;有的认为李瑄不可阻挡。在得到李瑄传信后,他们纷纷回信,誓死追随,休戚与共。</p></p>
陇右军更不用说,许多将士都想重新跟着李帅效力,如果选择抵抗李帅,很可能被手下取走项上人头。</p></p>
只是陇右诸军已经收到颖王李璬的命令,让他们在金城一带,依靠黄河天险建筑防线,抵御李瑄的前进。</p></p>
连在柏海的神策军、定戎军、绥戎军都被李璬征召,可见李璬的病急乱投医。</p></p>
同时,还传令吐谷浑、党项、苏毗、通颊等部,以及直接归属于大唐的青海九曲吐蕃诸部来金城支援。</p></p>
此时玛祥·仲巴杰如果有胆子进攻柏海,将不费吹灰之力。</p></p>
至于白兰羌,已经和“大唐”决裂。</p></p>
莫门军将李适之、李奕保护起来,退往白兰羌。</p></p>
而白兰羌又不交人,让李璬很无奈。</p></p>
看着陇右诸军将领的履历,李璬心虚得很。</p></p>
他们身上的印记,可比河西诸将重多了。</p></p>
好在李璬召集诸军前来的时候,主将们答应。</p></p>
吕重贲觉得蹊跷,让李璬做好提防。</p></p>
河陇这地方邪乎的很,本想招募乡勇,但百姓一听是抵抗反贼李瑄,应募者寥寥无几。</p></p>
地方郡守各怀鬼胎,李璬下达的强征命令,被他们忽视。</p></p>
李瑄随时会杀过黄河,总要留一条退路。</p></p>
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李瑄派遣探马,翻越大雪山,从孔道过,轻而易举地来到陇右威戎军。</p></p>
这里是以前吐蕃的新城,安重璋曾在这里常年任威戎军使。</p></p>
过威戎军,可以轻易到达鄯州城、湟水城,也可以渡过湟水,通过日月山,到达青海、九曲。</p></p>
李瑄虽在凉州城,但派遣的探马数以百计,随时可以与陇右诸将取得联系。</p></p>
他们按照李瑄的吩咐,向金城行军。</p></p>
另外,李瑄也与廖峥嵘建立联系。</p></p>
让他通过长安留下的探子,将长安的风吹草动通知他。</p></p>
李瑄感觉时机差不多后,会直接收网。</p></p>
……</p></p>
洛阳,正月初一。</p></p>
安禄山拿下洛阳后,变得更加膨胀。</p></p>
由于他身体肥胖,长年长疮疖,范阳起兵之后视力渐渐模糊。</p></p>
这让安禄山气恼,他在洛阳看到巍峨壮丽的宫殿后,想当皇帝的心思,再也难以遏制。</p></p>
安禄山让狗头军师高尚暗中逼迫洛阳的年迈老人,和一些僧人、道士,劝谏他荣登大宝。</p></p>
安禄山连像模像样的推辞都没有,当即就召集文武大臣,将早已准备好的龙袍披在身上,在洛阳称帝。</p></p>
安禄山在燕地起事,定国号为“燕”,自称大燕雄武皇帝,改元圣武元年。</p></p>
他将达奚珣等投降,且有威望的大臣拜为名义上的丞相,表达自己器重汉族士人和正统之心。</p></p>
实际上的政务由严庄、高尚、张通儒等人把持。</p></p>
是以,安禄山开始制定雄心勃勃,征服天下的计划。</p></p>
他派遣崔乾佑和儿子安庆绪一起,进攻潼关。</p></p>
安禄山称帝的消息在数日后传至长安。</p></p>
彼时,李隆基刚得知李瑄叛乱的消息,又听到安禄山称帝,再也无法遏制住愤怒,用鞭挞宫人的方法,来发泄心中的戾气。</p></p>
这个时候,除了杨玉环和高力士,谁也不敢靠近李隆基。</p></p>
好在不久后李隆基终于收到好消息。</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