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撑着家忙里忙外 生孩子命悬一线,浊流滚滚,泾河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冬去春来,转眼来到第二年开春,又是一个开满鲜花的季节。春天似乎过得很快,农活还没安排顺当,就到春播的时候,韩家庄的九先生,想把几十亩玉米,谷子,豆类,要按时种到地里,就成了首要问题。每年都是这样,有老大老三还有山娃撑着,自己忙不过来,就请来几个短工帮忙。可今年分了家,难住了九先生,不得不求老大韩兴仁,过来帮忙,领着短工来干活。
老大念及兄弟媳妇大着肚子,只好把自己事,安排给两个儿子,领着媳妇刘桂香过来给弟弟家帮忙。弟弟家今年可不比往年,自己必须担待点。
有人给自家干活,李梅花觉得,自己能走动,就得需帮忙,给玉米地里点种,也不是重活,自己能干得动,就不能闲在家里,于是挺着大肚子,走到地头,跟在犁后点种。刘桂香拿起工具打土块,这样有利于出苗和土地平整保墒。梅花也是忙上半天后,就回家,让大嫂顶替自己,她回家给干活的人做饭,让他们干更多的活。
真是: 辽阔广袤黄土原,养育生命万万千。
适时收种很关键,能否丰收全靠天。
这天,梅花正在地里,突然觉得肚子下坠,疼的难受。老大媳妇见状忙说:“你这是快要生了吧,赶紧回家,生孩子可不能在这野地里,得了产后风那可不得了。”说着就扶着梅花往回走。
肚子疼起来,走路也就慢了许多,梅花不由得生气了,都怪掌柜的九先生,自己坐在药房里,享清闲,却硬让自己去地里干活,并说出一套歪理由,说什么:临生前,就要多干活,多出力,生产时就顺当,生得就快,这没门没窗的,难产怎么办?
实际上,九先生遇到的实例太多了,就难产,在这山村里上演的悲剧真是层出不穷。因难产而死的或早死的婴儿,更是不知其数。医学落后,人们的思想僵化保守,维护婴儿办法极度简单粗暴,使得婴儿成活率低下。在这三道梁上,有个残忍丑陋的恶习,就是对死去婴儿,极度的仇视和虐待。在愚昧的传统观念中认为:死去的婴儿,是骗子,是魔鬼的化身,所以,对婴儿的尸体,不去掩埋,只用谷杆,捆绑起来,扔在山沟里。这自然成了恶狼美味。可在人们的心里却想的是,恶狼把魔鬼吃掉了,让它不再来祸害人。谁人都不想染上魔鬼,而这种恶习就这样被延续了下来。每个人都麻木愚钝,不再去想这个事的对于错。谁也不想这样,可又摆脱不了这个命运的束缚。就对死婴残忍处置,似乎这样,就能出自己心中的恶气。对亲骨肉的爱与怜悯之心,被这恶习生吞,没留下一丁点残渣,他们习以为常,根本感觉不到自己愚昧。
梅花越是着急,就越走不动,肚子疼起来,就停在路边坐了下来,急得刘桂香也满头大汗,不停的催促:“不敢坐在这里,这路边怎么生孩子?荒郊野外,大人孩子都会招野风的。”可急促的肚子疼,使得难受的梅花,哪里顾得了这么许多,玉米地距离家门口就一里之地,可现在,却像十里长,迈着小步子就是走不完。急得大嫂刘桂香直打转,等到梅花站起来,就把梅花的手搭在自己肩上,驾着走,希望她能走得更快些,尽快回家,就这样一步一步往前移。
走到快到门口了,刘桂香就远远的呐喊:“老二,老二,你媳妇要生了,快来帮忙,她走不动了,你来扶她一把。”
听到喊声,在屋里的玩耍的金珠跑了出来,桂香看到金珠,没好气的说:“你大不见人来,你倒跑得快,你快去和你姐金簪一起玩,不要回来,快去。”金珠听了,就向大伯家跑去,找金簪姐玩去了,大妈的话必需听。
九先生在里边听到大嫂的喊声,从房子走了出来,看到老婆疼的那样,大嫂又驾着她,也是没轻没重的说:“那有这么快?让她自己走,生孩子谁都代替不了。”
气的梅花骂道:“你就是个没良心的!我都要疼死了,你还这样说?你还是人不是人?”
大嫂也气呼呼的说:“叫你等于没叫,反而给人添堵,让人淘气,还是我扶着进屋吧,这男人都是这个德行,不知道疼媳妇。”她直接把梅花送进窑洞。
尽管李梅花喊叫,九先生还是慢腾腾的。桂香看见,又不好说什么?就急忙跑去临居,叫来了三嫂帮忙,三嫂接生过孩子,懂得怎么处置。又急忙去烧了开水,把剪刀放在开水盆里烫着,一切准备就绪,时间慢慢的过去了。梅花疼的坐起来又倒下,就是生不出来,看着梅花难受,三嫂感慨地说道:“梅花年龄偏大,骨头僵硬,又没生过孩子,肯定难生,骨缝没开,就生不出来,这个过程很受罪,这孩子是妈用命换来的,一点不假,女人就是要受这个罪,老天对女人就是这样不公平。”
九先生给开了一副催生药,用药锅煎熬后,送到梅花面前说道:“这是催生药,赶紧喝了,生的就快了。”为了尽快摆脱痛苦,梅花一口气把药喝完。
三嫂对九先生说道:“九弟,你快赶紧出去,女人生孩子,不能见男人,冲了自家男人,会倒霉运的。”九先生急忙退了出去,想着绝不能让这晦气沾上边。
等了几个时辰,可梅花就是生不下来,地里干活的人,还要回家吃饭,这下把刘桂香给忙坏了,不仅要来回看着梅花,还要跑着一边给做饭。
干活的人,回家把饭吃了,都上地去了,可梅花还是生不下来,吃的药,就像失去了效力一样。从中午生到晚上点着灯的时分,还是没有生出来,就连平时没有性子的九先生,也坐不住了,在院子里急的直转圈,三嫂和桂香都急的头上冒汗,这生不出来可怎么办?
三嫂说道:“梅花这是年纪大了,老胳膊老腿,骨缝难开。又没生过孩子,不像年轻人灵活,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跳炕沿,把骨缝挣开。”
山里人,因要烧柴火,土炕做的都高,高度都在一米以上。三嫂就是想通过双脚跳下的重力,加点力,让孩子尽快生下来。
梅花累的躺在炕上起不来,三嫂给桂香做了一个手势,两人把梅花抬了起来。三嫂对梅花说道:“人生人,吓死人,这生不出来,就是一尸两命。现在就是鼓着吃奶的劲,也要把孩子生出来,起来,跳炕沿。这样等下去,你没了力气,就会要了娘儿两个的命。”三嫂要凭着自己经验办。
桂香担心的说:“这样跳,大出血怎么办?”
三嫂斩钉截铁的说:“生不出来,立即要命,现在管不了那么多,先要把孩子生出来,孩子没命,大人的命也保不住,起来跳。”桂香怕跳动带来的风,将麻油灯扑灭,黑灯瞎火怎么办?急忙去,取了两家的麻油灯,点着放在三个方位,昏暗的屋子里,顿时亮堂起来。梅花跳动的影子,在窑洞上晃动。
真是: 母爱伟大胜似天,生儿性命母命换。
个人安危全不顾,把儿带到人世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