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为敛财吝啬抠门 守家当挖苦心思,浊流滚滚,泾河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间真快,转眼就到了一九四一年。动荡的社会在变化,人们的世界观,也随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污流,注进本来单纯庄稼人的思想里,就像暴雨之水,冲走山上的泥土,形成泥浆,注进本来清澈见底的河水之中,使得举手可饮的河水变得混浊不堪。不但难以饮用,反而让人恶心。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成了定律,看起来没有多大变化,而韩家庄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阳春三月,韩家大院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工匠们正在加盖房子。

由于分家另居,老大,山娃都有了自己的庄院和窑洞,也就就搬离了老宅,韩家老宅就成了九先生的专属区,九先生心里就有了久远的打算。原来的窑洞,一洞做饲养室,大奎住着照看牛马;一洞做粮仓,放置其它家具,并安置着石磨,磨面供着一家人的吃的面粉;志远住着一洞,存放着进来的药以及商店进来的货物;金珠长大了,住了一洞,里边安放着织布机;九先生一家住在带厨房的窑洞里,五个窑洞都已用完。

九先生为了儿子娶媳妇有新房以及扩大门面,就在院子加盖房子,把窑洞对面的三间房增加到了六间。按照九先生的计划,以后两边盖起厢房,把窑洞围起来,建成一个四合院。此时庄稼活路还没有开始,九先生就利用这个时机,动工盖房子了。

为了盖房子,九先生筹备了两年,从沟里砍伐的树木,在院子垒了一大堆。门窗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更有一个主要的缘由,就是承诺张国良的诺言,该兑现了。

真是: 有儿继承家和业,成家之事早安排。

做人诚信是人格,兑现诺言莫徘徊。

志远进到韩家,已有八年时间,他已经长成了一个精细伶俐的大小伙,做事也能独当一面了。李志远不仅仅是脚勤,手勤,更主要的是心细,九先生吩咐的事,都能办到井井有条,一些事情,不用九先生出面,志远都能给办的妥当,让九先生感到放心,所以一切事务,九先生放开手脚,让志远去办。在外办的事办多了,旁人对李志远也是另眼相待,并给他送了一个绰号:叫二掌柜,大掌柜自然是九先生了。

起初,志远反对这样称呼他,谁叫二掌柜,他就和谁急,当看到九先生听到别人这样叫他,也嘻嘻哈哈的凑着打趣时,也就慢慢的适应了下来。旁人觉得志远当真能当半个家,在九先生面前说话,比老婆梅花都有份量。

实际上只不过是,志远头脑灵活,揣摩着九先生的心思去做,哪像梅花,按照自己的心思做事,往往想法和九先生的想法背道而驰,结果只能是遭到九先生的臭骂,显得家庭矛盾层出不穷,而志远哪能和师娘比,一切只能顺从师傅。

人声喧哗的院子里,响起一个工匠的呐喊声:“二掌柜!你快过来,有事情找你商量。”

随着声音落地,药房里走出一个年轻人,只见一个高跷的个子,浓眉大眼,只见他应声道:“李师傅,什么事呀?”他就是李志远。看着他的相貌和他年龄不甚相仿,已没有了孩子气,倒显得老练稳重,真有点掌柜的派头。

李志远正要去见李师傅,他的旁边跑过来几个玩耍的孩子,他急忙喊道:“金豆,去进屋里耍,不要在干活的地方玩,小心碰着。”

这个留着木梳背一样的金豆,反过来,做了一个鬼脸,跟着比他个子还小的伙伴,继续跑着玩,根本没有理会李志远的叫声,他自由自在惯了,谁也约束不了他。

这个金豆,被九先生两口宠上了头,他的亲娘李梅花,更是视如珍宝,孩子要手不能给脚,一切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谁的话都不听。志远的提醒,对金豆来说,犹如一股清风吹过,没有一丝作用,志远没奈何的转身走了,去见李师傅,不能耽搁正事。

解决了李师傅的问题,志远回到药房。药房和卖货的柜台,都面朝街道各自有着大门,中间有墙相隔,墙面靠角处有个小门相通。售货的房间,留有通往后院的大门,以便出入行走,进药房,首先得进售货房。志远进门,眼睛不由自主的往售货柜台那边望去,柜台那边正有一双眼睛向着这边望来,两眼相对,相互报以笑容。

站在柜台前的是金珠,她也出脱成一个大姑娘了。志远不敢耽搁,进了药房,师傅九先生正在切草药,他急忙上前去帮忙。

由于病人的增加,九先生和李志远一起,有时间也顾不过来,金珠的长大,填补了这个空缺,帮着卖药卖货,渐渐的卖货的柜台,就由金珠来站立。

九先生坐诊,志远进货进药,志远回来就跟着九先生炮制药物,给病人取药,里外忙活着。梅花做着饭,大魁就忙庄稼地里的活,一家人形成一个稳定的模式,这个模式,给九先生挣钱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与基础。

唯独只有九先生的心肝宝贝金豆,在柜台上来,想拿吃的就拿吃的,想拿钱金珠也拦不住,过着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

真是: 春去秋来岁月叠,童男童女长起来。

各有能耐未虚度,担起责任俱有才。

金珠的长大,也算是一帆风顺。现在每天除了站柜台,还要帮母亲做饭,拉鞋底,做鞋帮。有时间还要坐在织布机上,穿梭引线,纺线织棉。姑娘家的本事,她样样都要学。就像母亲说的那样:要出嫁做媳妇了,什么活都要能拿得起来。金珠也是不让母亲失望,干起活来,依然是大人般的样子,这让九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富人一定很贪婪,这话用在九先生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和兄弟分家后,九先生把自己家里,安排的妥妥当当,自己看病有点名声,售货柜台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按说生活应该过得滋润,可九先生不这么想,他的心里只有金豆,想着金豆满月时,那个和尚说的话,他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决不能让金豆以后的日子有难处,他便开始敛财。不仅一家人省吃俭用,货物,药物,都在加码,一天的收入,全都进了他的钱柜。就连来人看病,为了感谢他送的礼物,都被他转到了货架上,再次销售。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成了习惯,勤俭一点倒没什么可非议的,可他不仅仅是勤俭,却变得愈来愈吝啬,钱到手就被他攥在手心,没有他的允许,谁也动不了,钱就像掉进深井,难以打捞出来一样。

抠门的日子,让梅花都有了怨气,骂他是:涩皮虫,吝啬鬼。埋怨总归是埋怨,丝毫没有改变九先生的性格,反而使他变本加厉。

在九先生心里,儿子的未来才是最重要的,让儿子一生无忧无虑,不愁吃穿,享受不尽,不要为用钱而发愁,才是他应该做的事。其他人只要吃饱穿暖就行,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九先生心里,不仅把自己的事安排好,儿子的未来,也要安排好。

他一边忙着看病,还要抽时间,查看盖房的进度和质量,他怕志远没经过事,造成疏忽,盖房这个事情,是他当前的头等大事,关系着金豆的一生。房子盖好,就能给金豆娶媳妇,金珠也就要出嫁。两年了,再不兑现承诺,给张国良实在是交待不过去了。

想起两年前,张国良要给金珠办喜事,被他的条件给挡住了,现在两年时间已到,他心里也是十分的焦急。必须抓紧时间,他不想让亲家说自己言而无信,他的思绪回到了两年前。

真是: 自家事情自安排,各人心思他难猜。

为了自家事事顺,无理条件讲出来。

就在两年前的正月,金豆只有六岁,金珠刚过十四岁,张家堡的张国良,就在九先生面前提出要给孩子完婚。九先生以孩子还小,让再缓缓而推脱了。山里的人,一般十五六岁就给孩子把婚事办了。有钱的财主们,都更操之过急。都有一个心思,以给孩子早办婚事为荣,张国良也不例外。

当时九先生没答应他的要求,两人闹的不愉快,最后张国良迫于无奈,撂下一句话:“你就给我养着吧。”结果是不欢而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嘟嘟嘟633

开局穿成反派,我该如何自救

塞外杨少

综影视:绿茶女配拥有变美系统

宁檬萌不萌

八零养崽:病美人被铁血硬汉宠上天

抱浮

酒鬼小师弟

林曦橙

我在修仙界种田飞升

忘忧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