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六朝何事,门户私计,燕王回京
舟中落雨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六朝何事,门户私计,燕王回京,校草的抹布日常txt,舟中落雨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六朝何事,门户私计,燕王回京
刘温六人之间,氛围倒是颇为轻松自在。</p>
今日早会的时间却容不得半点耽搁。</p></p>
燕王今日已进燕京,那盛大的祭天大典,距今不过三日之遥。</p></p>
一切筹备工作虽早已就绪,但此事关乎国体,绝不能有丝毫差池。</p></p>
今日内阁早会,是昨日水银都统章煜所提议,有事关北风的重要消息。</p></p>
五人以待,这位水银都统开口。</p></p>
章煜,作为陆家军的元老,燕王最先组建的班底之一。</p></p>
他的声音在轮椅上响起,沉声道:“此次燕地大典,四国使团均已到来,唯独北风的使团迟迟未到。”</p></p>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据前天北风的水银递来的情报,北风此次似乎并无来意,反而频繁与河西接触,甚至与乾元的王族、大楚和韩国的重要高官秘密往来。”</p></p>
“在云州外北风已经秘密开拔数万修建工事,拓拔术遗这些年重新建立了铁浮屠。”</p></p>
霍海闻言,眼眸低垂。</p></p>
他是最了解那群北风崽子的人,当年北上的经历,让他对北风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p></p>
燕地与北风之间,早已结下了不可调和的仇怨。</p></p>
白马盟约的结束,但只需一场风波,便足以引发四国的大乱。</p></p>
北风与燕地,既然无缘成为盟友,便只能转而游说其他诸国。</p></p>
此次祭典,北风未派使团前来,便已明确表明了其立场。</p></p>
对于这一点,众人早有预料。</p></p>
因此章煜提出今日的早会,也并非无的放矢。</p></p>
却应该还有“文章”。</p></p>
众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后续的话语。</p></p>
章煜脸色冷漠,从袖子中缓缓抽出五份名单,逐一递给在座的其他人。</p></p>
刘温接过名单,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名字,眉头不禁一皱。</p></p>
“这是水银这几年来,费尽心思收集到的,与各国来往密切的燕地高官名单。”</p></p>
“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在私底下已经确定联合,意图不轨。”</p></p>
勾结外国,可视叛国。</p></p>
封海平虽再有预料,但是见其中名单煜,神色冷峻,语气坚定地道:“叶牧,此人在毫州几乎一手遮天,于军中广收义子,势力庞大。”</p></p>
“诚然,他年年皆能完成燕王府的税收与各项政令,然则,毫州境内三年之参议,皆出其门生,叶府更私藏三万兵甲,此乃重罪。”</p></p>
在民间更是有“亳州一片叶遮天”的童谣。</p></p>
“往昔,他尚能循规蹈矩,众人亦不便多言。然则,前几日,叶牧竟与北风太子拓拔宏,于毫州内私下会晤,此事非同小可。”</p></p>
叶牧,战功彪炳,于亭台二十六将中位列煜虽已表态,但其余五人面露犹豫之色,心中难以决断。</p></p>
“倘若北风与燕地战事再起,此人若举起反旗,又该如何应对?”章煜忧心忡忡地问道。</p></p>
“难道燕地也要分裂吗?”</p></p>
霍海闻言,断然说道:“叶牧绝不会如此!老夫深知其为人。”</p></p>
“他绝计不会做出此等背叛之事!”</p></p>
刘温与窦固闻言,亦默默点头。</p></p>
叶牧于军中,威望仅次于封海平与霍海,昔日组建内阁之时,其名字亦曾赫然在列。</p></p>
然而,叶牧无意其位,最终被选为亳州左将军加亳州节度使,身受双职。</p></p>
不然,今日的内阁便要多一把椅子。</p></p>
无论是左将军和节度使,虽是亳州一把手,可是也没有完全调度当地官员和军队的权利。</p></p>
地方上的武装要是出州,都是要有燕王府的文书才能调度。</p></p>
亳州,此地部分区域与燕京、北风接壤,实为军事重地。</p></p>
其战略纵深,与云州共同构成了燕京的三角防线。</p></p>
一旦北风侵犯燕京,两地便可联动出兵,形成犄角之势,形成合围。</p></p>
三年前,叶牧于亳州私建部曲,招募私兵,此事早有水银呈上折子,告知内阁。</p></p>
当时,内阁六人共商对策,欲召叶牧入燕王府,令其说明原委。</p></p>
叶牧却以病为由,未曾赴约。内阁无奈,只得再议,准备派遣六万燕北军前往亳州,以查究竟。</p></p>
此事的确关乎重大,所涉之人皆是陆家军的柱石,六人面对此境,皆犹豫不决,难以痛下决心。</p></p>
一旦出兵,便意味着再无回旋余地,更可能演变为内部纷争,便是再无回转余地。</p></p>
期间有信件送往终南山,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p></p>
最终,此事只能不了了之。</p></p>
霍海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今年燕王祭天大典,叶牧定会前来参加。”</p></p>
文孝和笑着出声道:“既然叶将军能来燕京,此时报于燕王,让其下决定便是。”</p></p>
几人也是点头。</p></p>
封海平亦笑道:“燕王归来,此事必能迎刃而解。”</p></p>
言罢,又劝慰众人:“如今燕王登记在即乃是大喜事,大家勿要如此沉重。”</p></p>
叶牧在他心中一直是那个值得尊敬的叶七哥。</p></p>
可是,当年他们几人跟随少保时,曾共同发誓:</p></p>
“驱逐外敌,恢复北地。”</p></p>
“让北地的百姓人人都安居乐业,大碗吃肉,大尊喝酒。”</p></p>
如今的燕地,百姓生活已步入繁荣之景,章煜心知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绝不能轻易葬送。</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