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工会
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工会,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鼎盛楼,两层木制楼宇坐落在管仲镇码头。
南来北往的客商,多会择二楼雅间落座,既能大快朵颐、高谈阔论,又可尽览河上风光,还能随时留意自家商船动向。
若想更添雅趣,可唤来乐户奏曲,以丝竹之音佐酒;若喜雅俗共赏,一楼设的戏台便是好去处,戏班定期驻唱——河南乃戏曲之乡,但凡稍具规模的酒楼茶楼,若缺了戏班,便算不得合格。
天还未破晓,鼎盛楼尚未开始营业,门板都还未卸下,便有人急匆匆赶来拍门。
“谁呀?来了来了,别敲啦!”
看店的伙计刚从睡梦中醒来,取下一块门板,见门外站着七八个人,打着哈欠说道,
“厨子都还没来呢,各位来得太早了。”
“不早,查账!”
苏喜(大掌柜)一声令下,身旁奴仆立马制住了店伙计。
李佑、绘彩和赋才,带着几个奴仆,迅速冲进店里。
“你们要干什么?”
“救命啊,有强盗抢人啦!”
……
总共四个看店伙计,眨眼间全被控制住,整座酒楼也被接管。
刚把账本翻出来,又有几个酒楼员工到来,全被扣在二楼雅间,分别审问他们知道的情况。
酒楼后门,陆续来了些送菜的,也被请进店中套话。
有个送鱼的想跑,被绘彩迅速抓回。一番询问才知,这人是掌柜的侄女婿,负责从渔民那里收货,再统一运来卖给酒楼。
其他送菜的,情况也差不多,或多或少都和管理层有关系。
李佑带来的账房先生,正紧锣密鼓地查账。
苏喜(大掌柜)对李佑说:“食材进价有问题,至少比平常市价高出五成。”
李佑说道:“分开审问了一番,他们互相揭发,那些普通伙计,只是小偷小摸。
几个厨子最过分,故意把鲜鱼弄死,或者说肉坏了,晚上收工就带回家,再低价卖给邻居。香料也偷得厉害,尤其是胡椒。
对了,有个伙计交代,负责戏班、乐班的二掌柜,和那些唱戏唱曲的有猫腻。”
“哥哥,那大掌柜来了!”绘彩跑过来禀报。
“抓住!”
酒楼大掌柜叫苏忠,刚跨进店门,就稀里糊涂被抓了,顿时吓得大喊:“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一共三个掌柜,陆续被抓。
李佑说道:“喜叔,你是夫人派来的大掌柜,酒楼经营自然由你掌管。至于这三个人,必须押他们去见官,其他店工抓住把柄就行。”
“就按佑哥儿说的办。”苏喜赔笑道。
李佑又把厨子们都叫来,一个大厨,三个徒弟,还有一群帮厨。
大厨叫彭正祥,是雇工,年纪已大。除非有贵宾豪客,他平时都不亲自下厨,只让三个徒弟负责烹饪。
李佑抓起一把干辣椒,笑道:“这番椒用得挺快啊,喜欢吃辣的客人很多吗?”
“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彭正祥连忙跪下磕头。
李佑也不提他的罪名,只问:“颖上本地有种植番椒吗?”
彭正祥回答:“番椒大多从浙江运来,近几年本地也有种植,但种得不多。”
关于辣椒的简单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唐中期。而辣椒的详细文字描述,包括开什么颜色的花,最早出现在唐晚期。
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十多年前,辣椒就已传入大唐。而且,真正的传入时间,肯定比这更早,三十年前只是被文人首次记录而已。
辣椒的早期传播路线有两条,一条从浙江开始,一条从辽东开始。颖上县紧挨着浙江,接触辣椒的时间远比湖广、四川、贵州早得多。
“把香佐料都拿出来。”李佑说道。
“啊?”彭正祥没听明白。
李佑问道:“你是想讨论自己捞了多少钱,还是想和我切磋一下厨艺?”
彭正祥立刻大喊:“把香佐料都拿来!”
厨房里顿时一片忙乱,众人既害怕又好奇。
李佑抓起一片香叶闻了闻,笑着说:“这玩意儿原产地中海,大唐居然也有,价钱很贵吗?”
彭正祥小心翼翼地回答:“以前很贵,这些年没那么贵了,很多地方都有栽种香桂树。”
李佑指着一盅干辣椒,命令道:“舂碎!”
彭正祥连忙吩咐徒弟:“舂碎。”
李佑瞪了他一眼:“若不想学,你就出去吧。”
彭正祥愣了愣,他已五十多岁,真没想过再学厨艺,也不相信李佑有什么厨艺。但被人抓住把柄,不学也得学,只能自己动手舂辣椒。
李佑又让人准备其他香佐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