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分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 天下大同,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身无分文,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众人默不作声,等李佑揭晓答案。

李佑猛地一拍桌子:“孔颖达说,吐蕃、回鹘乃蛮夷,与禽兽何需讲道理?何需议合约?莫怕,就是战!当北伐,复河湟!”

“好!”

“孔颖达真乃猛士!”

既然李佑口中的孔颖达如此“不羁”,那私下里……是否更“出格”?

苏如璋一脸促狭,突然问:“孔祭酒(孔颖达曾为国子监祭酒)可曾纳女尼为妾?”

“如璋兄,休要胡言!”众人纷纷呵斥,却又齐刷刷看向李佑,眼神写满好奇——甚至隐隐期待是真的。

快讲啊,就爱听这个!

李佑压低声音道:“诸君可知,当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案牵连甚广,孔祭酒因曾为太子讲《孝经》,被魏王李泰一党构陷‘十大罪状’,其中便有‘私蓄女尼’之罪名。”

“竟有此事?”苏元德惊得放下饭碗。

李佑续道:“孔祭酒在弘文馆校注《五经正义》时,曾与长安西明寺尼姑昙观(虚构人物,代指精通儒释的女性)探讨‘礼佛与忠君’之辩。魏王党羽捕风捉影,买通教坊乐工编唱‘祭酒爱尼’的俚曲,闹得市井皆知。”

“他若不认,魏王便借题发挥,说他‘藐视天家’;若认了,便坐实‘有违礼法’。”李佑道,“孔颖达最终免冠谢罪,自请减去三个月俸禄。”

苏元德挠头:“所以到底有没有纳妾?”

“当然没有!”刘子仁瞪他一眼,“孔祭酒年逾七旬,其妻卢氏乃范阳大族女,夫妻相敬如宾。所谓‘纳妾’,不过是市井泼皮杜撰的‘话本子’!”

苏如璋仍不死心:“那有没有强占民女?我听扬州商人说,他在任曲阜县令时,曾纳民女为婢!”

刘子仁掷筷而起:“孔祭酒在曲阜时,曾开仓赈济流民,逼得当地士族断了‘放高利贷’的财路!所谓‘纳民女’,不过是士族买通乞丐,在长安街衢喊冤——后来查证,那‘民女’本就是士族家的婢女!”

徐瑜感慨:“初唐开国未久,山东士族与关陇集团之争从未止息。孔祭酒力主‘科举取士’,动了门阀世袭的奶酪,此等谣言,不过是士族泄愤罢了!”

“你说呢?”李佑反问,继续道,“十大罪状,孔颖达并未辩解,全部认下,只为退出朝堂躲避党争。可即便如此,他闲居家中亦屡被弹劾。”

苏元德挠头:“认了算怎么回事?到底娶没娶?”

“自然没娶!孔颖达岂会是那种人!”秀才刘子仁喝道,“党争攻讦之言,岂可当真?”

没娶尼姑?

众人对孔颖达“大失所望”。

苏如璋仍不死心,又问:“那孔颖达有没有迫害名妓严蕊?又有没有偷娶严蕊之女丽娘?这两段传闻,哪段是真的?”

“荒唐!”

刘子仁揪住苏如璋的衣襟怒斥:“你这‘服妖’,怎可污蔑圣人之后!”

苏如璋见刘子仁满脸横肉,一脸嫌弃:“这些传闻又非我编造,江南早已传遍了。”

“江南乃藏污纳垢之地!”刘子仁同样嫌弃,猛地推开苏如璋——离这“基佬”太近,他都觉得恶心。

一个“直男”,一个“异类”,彼此嫌恶。

苏如璋却突然催促:“快讲乐妓的事!”

李佑摇头道:“所谓‘乐妓纠葛’,多是市井讹传。但孔祭酒(孔颖达)确有一桩争议——他在任国子祭酒时,曾因门生送礼之事遭弹劾。”

“哦?”众人八卦之心大起,连远处冷笑者也侧耳倾听。

李佑解释:“贞观十五年,孔祭酒主持科举复试,其门生崔元翰考中探花。崔家为表谢意,送了一车绢帛到孔府。此事被御史大夫温彦博弹劾,说他‘私受贿赂,败坏科场’。”

刘子仁急道:“崔元翰乃山东士族,孔祭酒向来打压门阀,怎会收他礼物?”

李佑叹道:“孔祭酒确实拒收了,但他犯了个错——竟让管家原封不动将绢帛堆在府门口,还贴出告示说‘士族送礼,概不接纳’。”

苏元德咋舌:“这不是公然打士族的脸?”

“正是!”李佑道,“山东士族本就因《氏族志》修订一事记恨孔祭酒,此事被他们添油加醋,传成‘孔祭酒故意羞辱士族,收礼又退礼,沽名钓誉’。更有人编顺口溜:‘孔夫子,爱标榜,一车绢帛门前晾,又当又立假清高!’”

众人哄笑,苏如璋拍腿道:“这老头有点脾气!”

刘子仁辩解:“孔祭酒是想借此事立威,让士族断了‘科举走后门’的念头!他编《五经正义》时,为一句‘礼不下庶人’,硬怼了二十多个山东士族出身的博士,哪次不是针尖对麦芒?”

李佑点头:“没错。但他太过刚直,不懂得迂回。就说反对妇人殉夫这事——他在《礼记疏》里写得清清楚楚,却偏要在朝堂上跟魏征争得面红耳赤,说‘殉夫是愚行,朝廷该禁’,惹得满朝老臣都觉得他‘刻薄寡恩’。”

苏元德低声道:“我倒觉得他说得对……我娘若不是被族里逼着守节,何至于天天以泪洗面?”

刘子仁突然道:“即便如此!我等组社,就该宣扬‘经世致用’的真义,而非盯着这些琐碎传闻。”

李佑笑道:“正是。就叫‘大同社’如何?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意,不局限于一家一派。”

徐瑜抚掌道:“好!我举双手赞成——若孔祭酒在天有灵,恐怕也乐见学子不拘泥于注疏,敢说真话。”

(孔颖达:胡说八道,我踏马是这个意思吗?我只是有点小小叛逆而已,你就曲解我的话,好一个春秋笔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年代:重生61,我靠赶山逆袭东北猎王

铁心

星穹断刃录

喜欢苟树的李狂生

港片:最强卧底,大嫂给我点烟

不弃九一

穿越了?第一天就无敌!

白狙

黑道:血狱江湖

野花不如家花香

快穿:精分宿主有个白月光

山幺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