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m白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芦洲风絮叩心棂,云麓词心录:白云着,zym白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云麓词心录:第八十三章 芦洲风絮叩心棂

霜降后的第七日,煜明抱着一函新拓的《开成石经》残片,沿着渭水南岸的古道缓行。晨雾未散,芦苇荡在浅滩处若隐若现,青灰色的穗子垂着露珠,恍若哪位仙人遗落的玉簪花。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崇仁坊书肆偶遇的老儒生,曾指着案头《白氏长庆集》批注:“乐天居士贬谪江州时,于湓浦口见‘枫叶荻花秋瑟瑟’,那荻花便与这渭水芦絮同根同源。”

靴底碾过枯黄的狗尾草,忽闻前头传来清越的笛声。转过一丛半人高的芦苇,只见浅滩中央的木栈上,立着个青衫男子,手中竹笛正流淌出《霓裳》残调。晨光穿过苇叶间隙,在他肩头织出斑驳光影,竟与去年在扶风法门寺地宫所见的飞天壁画,有着几分相似的飘逸。

“玄玑?”煜明认出那熟悉的竹笛穗子——是三年前在大雁塔市集买的,穗尾还系着半片唐三彩残片,“你怎会在此?”

吹笛人转身,眼底含笑:“前日收到你托人捎来的《芦舞风吟》诗稿,便想着渭水秋芦正盛,该来与你共赏‘长茎摇曳向云边’的妙境。”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个锦囊,倒出几粒深褐色的种子,“还记得法门寺地宫那株娑罗树的种子吗?我试着在芦苇荡边播下,如今竟发出了新芽。”

煜明接过种子细看,忽然听见苇丛深处传来水鸟振翅声。极目望去,连片的芦苇正被晨风吹得起伏如浪,雪白的絮子腾空而起,恍若秋日里一场盛大的雪。这场景让他想起昨夜在灯下细读的《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千年前的先民,是否也曾在这样的芦苇荡边,写下关于追寻与守望的诗篇?

二人沿着木栈走进芦苇深处,栈道年久失修,踩上去发出“咯吱”轻响。玄玑忽然指着右侧苇丛:“你看那株荻草,茎秆比旁的高出半尺,穗子却向下低垂,倒像个谦谦君子。”煜明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只见晨光中的荻草金穗微颤,确如旧年在兴庆宫见过的李白醉草吓蛮书的画卷——狂放中带着几分自省的温柔。

“去年在法门寺地宫,你说每片残瓷都是历史的碎片。”玄玑忽然蹲下身,拾起一片沾着泥渍的瓷片,釉色青中泛白,“方才在苇丛里发现的,看胎质像是中唐时期的邢窑白瓷,或许曾盛过哪位诗人的浊酒?”

煜明接过瓷片,指尖摩挲着边缘的缺口,忽然想起白居易任左拾遗时,曾在渭水畔写下“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的诗句。那时的诗人,是否也像他们这般,踩着芦苇丛生的浅滩,看落日熔金,听秋风吟絮?瓷片上的土腥味混着芦苇的清苦,竟让他心中泛起一阵莫名的感动——原来千年时光,从未真正远去,它藏在每一片残瓷里,每一根苇絮中。

行至芦苇荡中央,忽见一座荒废的石亭。亭柱上的题字已斑驳难辨,唯有台基边缘刻着半阙残句:“芦絮舞晴空,瘦影摇姿意韵浓”。煜明心头一震,这不正是他前日新作《芦絮映蓝空》中的句子?再看石缝里钻出的野菊,淡紫色的花瓣上凝着露珠,恍若哪位故交留下的墨痕。

“这石亭怕是百年前的文人所建。”玄玑摸着亭柱上的苔藓,忽然轻笑,“你我此刻站在此处,与古人同赏一川芦絮,算不算得上‘隔代同框’?就像你在大雁塔读辩机的序,在法门寺看僖宗的宝函,此刻的芦苇荡,亦是时空交织的接点。”

话音未落,一阵秋风忽然掠过苇梢,千万朵芦絮腾空而起,如漫天飞雪般笼罩了石亭。煜明望着纷纷扬扬的白色絮羽,忽然看见某个模糊的身影在苇丛中穿行——是头戴斗笠的渔翁,还是荷锄而归的隐士?待絮羽落定,眼前唯有玄玑举着竹笛,笛孔间还卡着片轻盈的芦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主人我错了求你把摄影机关掉

那个男人太帅

男生怒怼女生完整视频30分钟

捡钱

在老公面前被耍了日语怎么唱

初海灵芳

妈妈故意让我看见避孕套什么意思

鎏鍙鍙

女人兴奋之后的心理变化

白凤今天不想码字

被言情文男主们被轮流欺负的小说

没活就咬个打火机